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49672|回复: 36

雷姓渊源略考--若干种渊源探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3 04:18:48
来自于: - 广东中山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雷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传说,远古时期有个人叫雷公,他精通医术,是一个名医,被任命为“巫”,即医官,掌管天下巫医。他还曾与黄帝一起讨论医学理论。
   在雷公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即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裔孙方雷氏的封地方山,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相传,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叫雷。
   在黄帝率领炎黄部落联盟战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今河南叶县、方城一带,一说在今河南嵩山),建立了自己的部落集团(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以及部族人等遂以国为姓氏,复姓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
   在方雷氏的后裔子孙中,后省文简化分衍为两支,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雷氏,也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方氏。
   该支雷氏、方氏同宗同源,世代相传至今,皆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他们共尊方雷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殷纣王宠臣雷开,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传说,在殷商王朝时期,纣王身边有一个宠臣叫雷开,对纣王忠心耿耿,尽教唆纣王肆意欢乐。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王朝后,在雷开的后裔子孙中,有延续其先祖之名为姓氏者,称雷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南夷,出自东汉时期南郡潳山蛮,属于以部族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东汉末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潳山蛮改姓为雷。
   潳山蛮,是东汉王朝统治者对原战国时期楚国国人的一种称谓,其民族成分实际上十分混杂,由若干群体组成,但其联盟酋长被一致称作“雷迁”,就是首领的意思。在东汉末期,潳山蛮广泛居于今湖北省的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以南境地,即东汉时期的南郡境内,其部族人等多以首领之官称为姓氏,称雷氏。
   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潳山蛮起而反之,随即被武威将军刘尚率军镇压,之后徙其族人七千余口置于沔中(今湖北江夏),因此,潳山蛮在其后被改称为“沔中蛮”。
   潳山蛮后逐渐迁徙至岭南地区,雷氏族人的一部分分别融入了当地的苗族、瑶族、彝族、侗族、畲族、壮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并将姓氏带入这些民族,世代生息繁衍至今。
   该支雷氏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地区。
  
   第五个渊源:源于氐族,出自十六国时期前秦国氐族雷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东汉末期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南安羌改姓为雷。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国苻氏集团中有一部“南安羌”,为前秦国的核心部族之一。实际上,“南安羌”并非羌族,而是氐族部落,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前秦国大司马雷弱儿。
   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氐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早先游游牧于青海、甘肃一带,后来以部为氏,汉化即称雷氏,后皆融入汉族之中,世代称雷氏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雷氏,最早源出“忽雷”演奏者。忽雷,是蒙古语“胡尔”的音译,蒙语为??,是一种创始于北方民族,史载中最早名的弦乐器名称。在元朝时期的宫延音乐中,忽雷也是主要的乐器种类。在史籍《元史•礼乐志》中记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三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其中所称的“胡琴”就是忽雷,是一种弓弦摩以发音的乐器。忽雷上雕刻有精美的龙首,形制不一,其中的“玛特尔头”是比较古老的形制,其形似龙,面似猴,狰狞可怖,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后来,人们将忽雷的演奏者称为忽雷氏,其后裔子孙中有汉化称单姓雷氏者。
  ⑵.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蒙古族留佳氏,亦称刘佳氏,源出南匈奴贵族刘氏集团,蒙语为??????,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LingiyaHala,世居李佳和罗(今辽宁新宾李家河)、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松花江等地。蒙古族、满族留佳氏,在清朝后期多冠汉姓为雷氏、刘氏等。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金史》、《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等的记载:
  ⑴.金国时期,就有海西女真阿典部,族人以部为氏,称阿典氏,满语为AkjanHala,汉义“雷”,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来在明朝初期,因明太祖朱元璋严诏天下禁止胡姓,阿典氏即改单字汉姓为雷氏、战氏等。
  ⑵.满族乌噜氏,亦称乌禄鲁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斡雷部,满语为UruHala,汉义“寡蛋、松籽壳”,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雷氏、赵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景颇族雷氏,源出景颇春雷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单字汉姓雷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基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基诺族雷氏,源出基诺布柯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单字汉姓雷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苗族、彝族、瑶族、水族、阿昌族、畲族、羌族、土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雷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
发表于 2014-1-11 09:27:17
来自于: - 湖北十堰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研究认为雷姓氏是原始人类对自然崇拜的一种的描述,应该比姬姓和姜姓更早,研究表明雷姓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姓氏,从文字上看来,姬姓和姜姓的认知是那时的人类绝不能达到的!我个人研究认为百家姓都是源自雷姓,包括刘姓,乔姓,齐姓等等!还有个别地方的地名都有可能源自雷姓的繁衍迁移演化!雷姓是原始文明对自然的写照!
发表于 2011-8-23 11:18:09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成语:"纲举目张"意即渔夫提着罔眼线头,撒罔捕鱼时、罔线散开、罔眼头始终在渔夫手上掌握、千头万绪、始终不乱。在抒理雷公一世时有多少雷公都无妨碍,从二代起到今天的"恒"字班均是天震公的后世子孙。帝榆罔兵败阪泉之史事,蓝天出版社出版,柴宇球先生所著的<谋略库>一书,有三任国防部长的公开题辞。你们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死抱着历史上错误的偏见来述说雷公一世、是越说越乱、最后回转头来、不啊、、、的一声,你是永远不明白的。原来揖让天下之后、仓颉也好、史官也罢、只记黄帝之事、而把尊为天师的老岳父__雷公天震,当作"医官"臣子、呼来唤去的是雷公二世三兄弟,而绝非是辅佐黄帝为左相的雷公天震。这一段史实已整理成册了,到时侯仍在全球雷氏宗亲网一发表不就行了!但是你们的捡讨书要准备好!这是必须的!!四川武胜雷德明(秀明)。
发表于 2016-10-31 10:35:36
来自于: - 四川成都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雷六全 于 2016-11-6 20:03 编辑
宁静のの致远 发表于 2011-8-28 12:59
雷旭宗亲:请你从2011年7月20日查起,我们以名义,发表一系列拙文与焕公至五十四世:"恒"字班以来,有没有 ...

                                不知道<中国西部雷氏通谱> 是否包含中国西部的众多宗亲支系?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2:12:11
来自于: - 广东中山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别的我不敢多说!就拿
尊为天师的老岳父__雷公天震,当作"医官"臣子
这一句而言,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不也一直是这样的吗?哪怕是岳父、母亲,在皇帝面前都得俯首称臣吗??

说这些,我并不是不尊重我们的祖先!但我个人认为也没必要刻意抬高!!

而且,我也相信而且我也确认有些人是原本不姓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改过来的!这是必须承认的历史事实!!!远的不说,就在四川渠县就有一支是几姓同改为姓雷的!!!

请德明宗亲见谅!有冲撞的地方,请见谅!
发表于 2011-8-25 09:25:55
来自于: - 云南丽江 | 显示全部楼层
雷氏起源,源远流长!我没有研究,不可随意言语!
发表于 2011-8-26 09:29:33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のの致远 于 2011-8-26 11:39 编辑

雷旭:在述说史实时,不存在冲撞。而是以史为据,秉笔直抒,不歪正改邪,是首要的。炎帝部落本姓姜、在先。雷姓出自方雷氏族比轩辕氏的姬姓要早得多。不能说雷公或雷姓出自姬姓。只能是自玄嚣金天氏继黄帝位后、有子孙为雷巨佑者(南方畲、苗,壮、瑶各族中有盘、蓝、雷、钟四大始祖姓)。你不能与天震公主体雷氏混为一谈。因为从天震公始姓起,中国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己经进入末期,有了远古七大姓氏的产生,就表明了父系氏族社会己经开始。你所持的第一、第二的两个渊源说法中的雷公就是天震公一个人。你为什么要把他分成两种说法呢?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直到今天也没把谁是雷、方、邝三姓共尊的始祖公搞明白。是谁??谁是??不能似事而非、模糊不清。不管方、邝二姓与我雷姓是不是:"同源一脉、根同枝分","同源一脉、衍以三宗"。方国俊将军作为今天的全国方氏总族长是肯定了雷公天震是一世始祖的历史地位。怎么能说我刻意去抬高谁呢!阪泉之后、没有雷公天震的伟岸作法、中国历史又是一种写法。你相信不相信!暂诉于此。四川武胜雷德明(秀明)。



发表于 2011-8-26 10:10:05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渠县有多少雷氏支系姓雷与否?我只有一句话:他今天姓雷就是我的宗亲族人。我们雷氏属于炎帝脉系、而不是什么"始姓黄妃、出自轩辕"的支姓雷氏多在少数民族中:称认汉族雷氏为"尊敬舅舅的族人"。事情的本来面目就是,远古征战和分封制构成了中华雷氏,最为神奇古老的姓氏渊源。几千年来炎帝在先。轩辕氏在后。雷公天震握先帝权时(55岁左右)不管后出的依、开、震、寰世祖公只能按世系查清属雷公xx世、雷公xxx世至到今天。这是续谱中最基本的要求,也只能这样才能续好各地雷氏族谱。否则难说。四川武胜雷德明(秀明)。
发表于 2011-8-26 11:02:10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のの致远 于 2011-8-26 11:07 编辑

谁都喜欢自己所出的"孩子"(这里专指每个宗亲发的文章)长的俊!谁都不愿意别人说"我的娃儿不乖"。一个人认知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集思广溢很让人增长才干。我们这一支系雷氏,因西迁巴蜀有300余年。远离湖广,江西、河南祖居和发祥之地;按说我应该在大树下乘凉才对。叱咤风云的先祖们,早己离我远去、、、十年动乱中又蒙受不应该有的残酷迫害:究其原因说真话、做实事。作老实人。不卑不亢、不溜须拍马、不随波逐流、、、、、洁身自好,我与共和国风雨同舟六十二年了,我无怨无悔。晚年来参与续谱,真正了解续谱工作之艰辛困苦的宗族仁人有多少??因为九十余年没有这样大动作了!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把中断了的族史较完整地抒理出来,不下点硬功夫是不能成功的,继续干吧!四川雷德朋(秀明)。








发表于 2011-8-26 12:01:46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のの致远 于 2011-8-26 12:03 编辑

雷旭宗亲:为了理清各个少数民族中为何均有雷氏,要深入溯源寻根、必须读一读有关的书<中国民族指南>等书籍。俗话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陉、学海无崖苦作舟。"那里面有很多知识需要我们去掌握、、、、、、。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12:42:12
来自于: - 广东中山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一下。我“转发”(文章来源于网络)上述文章的目的只在于拿出来大家讨论,我自己从没有任何“研究成果”或者任何“结论”,所以我也从不认为我写的东西好或者坏!要做成一件事。例如造谱,也许确实需要一种确定的“权威”的内容,也许他并不是真正权威的或者一定就是事实!
所以我的观点是,有争议的"搁置争议,造谱继续"!无论雷公情况如何,我认为没有任何人的说法是有铁证来凿证的!所以由此就认为谁对谁错,我认为没必要!
事实上,我确实没有怎么深入的去研究过,我只是搭建了一个勾通平台,目的就在于让大家各抒己见,大家一起来讨论!

我认为前辈您所述的
九十余年没有这样大动作
应该是局部而已。你们所述的中国西部通谱,我个人认为也并不是真正就覆盖“中国西部”!所以称之为《中国西部通谱》也不一定准确!

请见谅晚辈鲁莽!
发表于 2011-8-28 12:59:50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宁静のの致远 于 2011-8-28 13:03 编辑

雷旭宗亲:请你从2011年7月20日查起,我们以<中国西部雷氏通谱>名义,发表一系列拙文与焕公至五十四世:"恒"字班以来,有没有第二家打出像<中国西部雷氏通谱>以编撰谱书的形式,通过"全球雷氏宗亲网"这个属于雷氏自家人的平台,来发表文章和属于自己所出世系的人和事吧!"知识版权归著者所有"是国家订下的,你我都不能妄下断语。我们编撰的<中国西部雷氏通谱>能不能覆盖西部?能不能代表西部?不取决于你的承认与否。在于和我们共事的族人工作如何有关。反问你句:你主持的"全球雷氏宗亲网"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才招来广大族人认知、接触、参加的吗!一样的道理、你能覆盖全球雷氏,我们为何又不能覆盖西部呢?何况我们从上到下世系清楚明白,在巴蜀合武南岳广大范围中,扎扎实实做了许多有益的艰苦努力工作。我们已感动了"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关心、支持、邦助、指正我们的广大宗亲族人!其中也包括你们几位难得的头头。本来我想早一点把炎、黄世胄史实谱系资料公布于众,接到合川盛前叔电话井示,象高铁一样减一下走姿和速度,希望族人谅解!余言容后!四川武胜雷德明(秀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12 03:44 , 处理时间:0.224101秒, 40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