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中华雷氏网 雷氏门户 雷氏新闻 查看内容

雷氏后人续写祖上辉煌

2010-4-23 10:07| 发布者: 雷旭| 查看: 2485| 评论: 1|原作者: 本报记者赵丽萍|来自: 京华时报(北京)

摘要: 创业篇  追溯历史,雷印华算是“样式雷”家族的第十代传人。由于“样式雷”家族的嫡系传人到第八代后无后,所以“样式雷”的后人都是其旁支,雷印华也是其中一位。他对于祖辈的辉煌心存敬畏,并且有一个美好的梦想,那就是要发扬中式建筑文化,打造“样式雷”精品住宅,续写祖辈的传奇。对于这个他称之为“一辈子的事业”,他奔走呼吁,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着。  “样式雷”  及雷氏家族  “样式雷”及雷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对一些人来并不陌生。从雷发达起,直到清朝末年的雷献彩止,雷家八代都任工部样式房掌案,负责皇家建筑

    创业篇

  追溯历史,雷印华算是“样式雷”家族的第十代传人。由于“样式雷”家族的嫡系传人到第八代后无后,所以“样式雷”的后人都是其旁支,雷印华也是其中一位。他对于祖辈的辉煌心存敬畏,并且有一个美好的梦想,那就是要发扬中式建筑文化,打造“样式雷”精品住宅,续写祖辈的传奇。对于这个他称之为“一辈子的事业”,他奔走呼吁,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着。

  “样式雷”

  及雷氏家族

  “样式雷”及雷氏家族的传奇故事对一些人来并不陌生。从雷发达起,直到清朝末年的雷献彩止,雷家八代都任工部样式房掌案,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与营造。这200多年间的皇家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工厂、学堂等建筑的设计,都是雷氏族人负责的。据统计,中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颐和园、圆明园等众多的中国古代艺术巅峰之作,都倾注了雷氏家族的心血。

  雷献彩之后,样式雷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视线,开始没落了,其后人主要分散在广东、山东、江西等地,多数人已经不再从事建筑行业。雷印华是雷家的第十代传人,也是这么多雷家后人中,唯一一个还从事建筑行业的人。

  后人艰难创业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皇家建筑设计和样式房差务也随之消失。据雷氏族谱记载及雷家后裔口述,第八代“样式雷”雷献彩曾先后两娶,却皆“无出”。如此,延续了八代的样式雷传承就此终结。在接踵而至的乱世中,雷氏家道迅速败落,其后人也流离到了不同的地方,生活也日渐贫困。

  雷印华就出生在山东省肥城市的一个农村家庭,祖父雷献海,与“样式雷”第八代传人雷献彩同辈。如此算来,他就是第十代。雷印华的家境贫寒,祖辈的荣耀似乎也仅存在于祖父的故事里,跟他好像毫无关系。

  跟许多农家子弟一样,雷印华渴望走出农村,改变贫穷的命运,而当兵成了最快捷的方式。经过一番政审,他入伍来到了太行山解放军某导弹发射基地,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一下子就当了6年兵。退伍后,他又回到了山东肥城的老家。

  此时,改革开放的浪潮已经席卷了中国,为摆脱贫困的生活,雷印华选择离开家乡出外打拼。他揣着55元钱只身来到了陌生的北京城。“那时候,我就想当个包工头,因为我们村的包工头都挣到了钱,娶上了媳妇。我要是挣了钱,回家也盖上五间大瓦房,娶妻生子。”雷印华大笑着说。

  可是,一个愣头小子,刚来北京,无论如何是无法一下子当上包工头的。“我围着二环、三环不知走了多少回,因为没钱,不能坐车,就是用两条腿走路,为的就是能在环线边上的工地找个活干。”

  雷印华只能靠给工地打零工糊口。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做过搬运工、装修工、电暖工等十几个工种。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的梦想看起来是那么遥远。

  不过,凭借着自身的勤奋敬业和苦干精神,雷印华终获得机遇的垂青。雷印华在一次与北京新发地在建项目天伦锦城的总经理谈业务的时候,该经理发现雷印华是个比较有想法的人,经过多轮谈判,决定将项目承包给他。靠着一股子自信和之前积累的实际管理经验,通过这个项目,他终于赚到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2002年12月26日,属于雷印华的公司北京兴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

  事业逐步发展

  兴运达公司成立后,雷印华的公司就接到了两个房地产项目,与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合作开发的新发地生活园区共19座塔楼以及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的两个仓库。

  这是公司承接的第一个工程,成败关乎了公司的存亡。可是,好事多磨,2003年春天碰上了“非典”。为了度过这场灾难,雷印华的军人气质显露了出来,他在工地划出隔离区,采取了严密细致的防范措施,每天亲临现场指挥。就这样,工地的工人没有一个人感染。最终,两个项目都高质量如期完成,彻底改变了新发地农贸市场原来的“脏、乱、差”的形象,成为了首都“菜篮子”工程的生力军。雷印华的兴运达公司也从此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公司开始驶入快车道。

  2004年,雷印华又开发了琉璃河兴运达小区,同时建成了北京琉璃河镇科技大厦,成为当地的亮点。2005年,雷印华又干了一件震动京城房地产行业的事,他欲出资7.5亿元收购国资委旗下的双建房地产公司及其“双建花园”项目。尽管后来因为项目自身的产权等诸多问题,此项收购计划并未成功,但是,雷印华已经以“一匹黑马”的姿态杀入了京城房产界。

  除了在房地产界拼搏外,他还创立了北京华鑫广源商贸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艺化星影视有限公司,雷印华的事业从此逐步发展起来。这也让他有了资金和实力传承“样式雷”,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

  [yao_page]“样式雷”公司成立

  事业上已经颇有成就的雷印华,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延续先辈们“样式雷”家族的数百年传奇品牌。作为雷氏家族的第十代后人,雷印华意欲继承雷家建筑的遗风,使得样式雷建筑文化在新时代重放异彩。

  2007年,中秋节来临之际,政协礼堂内高朋满座,雷印华终于朝着他的梦想起步了。就在当天,雷氏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着手打造雷氏风格的精品住宅。消息一出,即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一时间,沉寂多年的“样式雷”再次回到了大家的视线内。

  雷氏集团成立的同时,还成立了“样式雷古建艺术研究中心”,这一切都标志着雷印华正式踏上了被其称为“一辈子的事业”的复兴中国古建艺术的艰苦历程。据雷印华介绍,该公司已经积极筹备在香港上市,力争将“样式雷”的名号发扬光大。

  奔走呼吁求支持

  对于雷印华要再现“样式雷”建筑的做法,很多人不理解,有的人甚至在他的博客上骂他,又不是正宗嫡系传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纯粹一个“神经病”。可是,面对诸多非议,他执拗地认为,这件事做得有意义。

  雷印华说,样式雷的嫡系传人已经没有了,难道“样式雷”也就要跟着断吗?身为雷家的后人,自己有义务担起这个重担。看到北京古老的都城,日渐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味道越来越少,外国人来到北京,已经不知道中式建筑是什么模样,他很着急。公司成立后,他一方面到处奔走呼吁各地政府采取措施,不使古老的“样式雷”建筑文化失传,一方面从自己的公司做起,从项目策划运作到施工各个环节,都力图体现“雷氏”精髓。

  雷印华的呼吁没有白费,他得到了诸多古建专家的支持,比如著名古建大师罗哲文就成了他研究中心的顾问。他笑着告诉记者,他中心的班子成员也许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平均年龄达到了70多岁,都是一些年高德劭的古建大师。

  同时,为了宣传“样式雷”,他的影视公司投资3000万元,拍摄了30集电视连续剧《天工》,从历史的角度再现了“样式雷”的精湛技艺和不朽传奇。“知道‘样式雷’的人很少,主要是因为宣传和呼吁不够,相信此部电视剧的播映,将会改善这种局面,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样式雷’。”雷印华对记者说。

  兴建“样式雷”小区

  雷印华的呼吁首先得到了他的家乡山东省相关领导的支持。省里拿出38块地,让他挑一块,建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城”。

  据了解,最后选定的这块地位于济南中心区的西郊大学城区域,由政府出资6个多亿打造,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完全采用“样式雷”的建筑艺术,该项目雷印华命名为“齐鲁园”。该项目已经在今年的10月10日正式启动了,建成后将重现“样式雷”的建筑特色,成为中国首个纯粹中国味的文化园区。

  雷印华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在海淀区的圆明园西路有一块地,建筑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米,项目名为“军兴花园”,将建成“样式雷”风格的充满中国古典建筑风味的小区。该小区将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入市。另外,雷印华在延庆还有一块地,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也要建“样式雷”式样的小区,他将小区命名为“幸运嘉园”,准备将沙盘也完全按照“样式雷”的熨样做成,他目前正在寻找懂得古代工艺的老艺人。

  另外,雷印华还准备在他的家乡孙伯村建一个纯粹的“样式雷”住宅。从建筑材料到工艺以及具体建造程序,都完全采用古代的方式,房子里不会出现水泥、钢筋等现代的建筑材料,都用古代材质,并且纯粹用手工进行。现在设计图纸基本出来了,明年就会动工。

  不过,雷印华也告诉记者,复兴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这是一件长期的工作,需要许多中国人都来参与,单凭他一个人,力量还是太小。他呼吁,大家都能来重视这件事,让真正的中式建筑文化传承下去。


难过

高兴
1

感动

愤怒

搞笑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雷加Y1 2015-4-30 22:03
顶起!!!

查看全部评论(1)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26 09:26 , 处理时间:0.056125秒, 23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