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6647|回复: 3

雷七爹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 16:33:09
来自于: - 广东深圳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雷七爹传奇
作者:雷业成
引子
故事发生在清乾隆60—光绪10年(1794-1884),本故事的主人公雷以諴的一生传奇经历。
地址:湖北咸宁大屋雷村
时间:农历三、四月间的一个上午
人物:青龙岭下的世代居民

一、三邑亭
三邑亭乃是咸宁、通山、崇阳三县交界的会合点。咸宁这边的大山称为青龙岭,通山那边的大山名曰白马岭,崇阳那边的大山叫青蛇山。
这三座大山环绕中心处形成一个天然的窝谷,谷地中央有一突起的长形小山,形状象活虎伏在窝中,若是站在三邑亭高处向下一望,这只虎还真伏在那里扑食哩!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里为“卧虎谷”了。
三邑亭四周古柏参天,松涛如海,古藤缠绕,翠竹迎风,奇花飘香。春天,路边草中随手可以摘到香气四溢的兰花草;清明时节,满山盛开着鲜艳的杜鹃花,当地人称映山花,分红、黄、紫、白四种,黄色的又称为老虎花,是一种名贵药材。每当人们从这里经过,总是爱不释手,久久不愿离去。到了夏季,又是一番景象,那满山的栀子花一遍白色,一阵山风吹来,醉人的芳香使你顿时神清气爽。从阴历五月起,山里的杨梅红了,接着,山梨熟了。到了秋天,这里的山楂、板栗、柿子满山遍野。可想而知,这些诱人的山珍野果,吸引着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上山摘野果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他们在高兴的时候,嘴里吃着果子,果子刚下喉,又唱起了世代流传的优美动听的山歌,这边山头的歌声一起,那边山头的歌声就接了上来,歌声震动着山谷,随着回声的响起,整个大山洋溢在歌声的海洋里。
三邑亭自宋代以来就有一条大山路,这里是通山、崇阳、通城人民通往咸宁的主要通道。赴江夏、去武昌、到汉口,出卖山里的土产品、山货,如兽皮、中药、茶叶、粮食等,都要经过此地。那时没有什么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有木制的人力车,中间一个大轮,前头一个小木轮,本地人叫“狗头车”。推这种车要有两人,即后面推,前面拉,当地人也叫“夫妻车”或“父子车”。
三邑亭是南三县(通山、崇阳、通城)人民在这里修的一座驿站,你别看这深山古道,还别有风光哩!你看,那高处有一座古庙,下边有茶馆、酒店、小杂货店。人们走了半天山路,累了,就到亭上休息一下,喝碗茶,抽几口烟,或者喝上二两烧酒,解解乏。最使人感兴趣的是,有一位看相的先生,地上插着一根竹杆,竹杆上挂着一面旗子,上面写着“麻衣神相,神算大仙”字样,不少人利用休息一会的空隙,走上前去碰碰运气,所以显得更加热闹。
这座小庙称为三清观,庙里供着三清神像,庙主是一个道长,名叫玄空,据说是江南名胜九宫山“瑞庆观”张真道长的第五代传人。此人白发长须,相貌清奇,具有神仙风骨,看上去有八十余岁,人们称为“玄空大师”。
他身边还有一小童,名曰“清风”。庙前有一口井,名曰“天井”。这口井虽然不大,但不管多少人取水,总是保持原来的水位,真可谓“山高水高”了。三邑亭上的人都用这井里的水,正是:山泉涌不断,缸内水清香。
二、青龙岭下雷家庄
话说这青龙岭下有个雷家庄。一千年以前,由江西移民到此。那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几户人家。到乾隆年间,这个村子已发展到一千余人口,四百多户了。它三面环山,半山下全是由石头砌成,犹如一道石城。进村是遍空阔地,也是通往外面的大门。开阔地中间,有一条小溪流过,长年溪水不断,涨水时还能通过小木船。这个村子的第一位老祖宗,带领他的子孙们在这里生存下来,子子孙孙不断繁衍。这一代始祖去世后,就葬在三邑亭下,三山会合处——“卧虎谷”中。
清嘉庆年间,雷家庄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周围百里左右的人都争相传着这样一个新闻,雷家大院降生了一个公子。这位公子的母亲周太夫人怀胎十月,夜里忽然做了一个梦,梦见马桥河上游漂来一船乌纱帽,一阵风吹来,吹落一顶,正好这时周太夫人正在河边洗衣。见是一顶乌纱帽,忙用树枝拨来,拿回家中,接着一声雷鸣般响声,一金光闪闪的球状物滚入怀中,次日周夫人便产下一位公子,产时异香满屋,瑞气绕顶。因周母产前听见雷鸣,看见金光,所以取名叫“雷鸣”。
雷鸣祖上三代为官,是书香门第。
小雷鸣长到三岁,生得伶牙利齿,聪慧异常,父亲教他读书,总是一遍成诵,过目不忘。六岁时,村里请了先生,办起了私塾。雷鸣入学读书,先生教的是“人之初、性本善”之类,雷鸣觉得再这样读下去,也学不到什么东西。一日他对父亲说:“父亲,孩儿想另找一个先生教书”,父亲问:“为什么?”“我每天都是学这几句,再这样下去就耽误了时间。”“你小小年纪,还没学会几个字,就瞧不起先生了,这还了得。”“不是孩儿瞧不起先生,是孩儿想多学点知识!”“那好吧,让我考虑一下”。不几日,父亲突然把雷鸣叫来:“小七子(因为排行第七),你伯父给你找到了一位有才学的先生,只怕你吃不了这个苦。”“我不怕苦,只要有好先生,能够多学知识,孩儿什么苦都可以吃!”“那好,就这样定了。”
第二年,雷鸣长到七岁,伯父为他介绍了一位青年时代的学友。这位学友是崇阳县的王志堂先生。王先生学识渊博,是当地名士。他嘉庆年中甲科进士,曾任过襄阳府教授。因看不惯当时社会上黑暗现象,志向不投,所以不能适应当时环境,就毅然回乡,在乡村办起了学校。他家里也有一些田产,日子还过得去,他为人正直、善良,对穷苦人也常有接济。一天夜里,王先生忽然做得一梦,梦见门前稻场边的石滚上坐着一只白虎,王先生从门缝往外瞧,这只白虎刹时又变成一个英俊少年,接着只见这少年径直步入堂来,先生从梦中惊醒,才知乃是南柯一梦。
第二天一早,王先生刚梳洗完毕,就听家中有人禀报:“启禀先生,门外有一少年求见”,王先生曰:“请进”。少年走进堂来,王先生一见,仿佛是昨夜梦中之人。便问道:“你从何来,“你从何来?”“吾从咸宁来。”“找我何事?”“欲拜先生为师,我这有家父书信一封。”王先生接过书信,“啊!原来是故人之子,好说!好说!”从此,王先生对雷鸣悉心培育,因为他心里明白,此子并非凡人,将来定成大器。

发表于 2012-2-3 00:01:54
来自于: - 湖南衡阳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5-11-22 21:31:14
来自于: - 广东佛山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5-11-22 21:31:49
来自于: - 广东佛山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4 06:27 , 处理时间:0.147078秒, 36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