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5793|回复: 3

玉溪殡葬现状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0 18:48:24
来自于: - 云南文山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溪殡葬现状调查

   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全市“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加大投入,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殡葬改革工作新突破。值此清明节,玉溪日报晨刊记者聚焦玉溪殡葬现状、关注民间祭祖寻根现象,意在探讨追思先人之方式,倡扬文明之风。文成四篇,以飨读者。

  受传统丧葬习俗影响,大部分玉溪城乡居民热衷于土葬,并由此产生了乱埋乱葬、修建“活人墓”、毁林造坟等现象,这不仅破坏环境,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还影响了城市发展进程和对外形象,阻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已刻不容缓。

  “这些山都快用完了”

   红塔区凤凰街道办事处灵秀居委会小三家村旁边的红塔区北山林场,距中心城区几十公里。近日,记者在驱车前往小三家村的途中,远远地就看见,密密麻麻的坟墓已遍布北山林场的几座山头,一眼望去,尽是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坟墓和石碑。而北山林场旁边的普庙大山,上千冢星罗棋布的豪华坟墓漫山遍野铺开,让这里的青山几近白化,清明时节,这里香烟袅袅、纸灰飘飘。

   据附近的村民介绍,北山林场和普庙大山原本有近千亩山林,但随着坟墓越修越多、越修越大,目前山上已经没有多少棵树了。记者沿着一条土路进入北山林场,不一会儿便来到山顶,放眼望去,身旁大小不等的坟墓尽收眼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刚建好不久,被当地人称作“活人墓”的坟墓。

   走近看,每冢“活人墓”都镶嵌着精雕细琢的大块墓碑,水泥平整出的“精致院落”里,灯台烛台、石桌石凳一样都不少。如果不仔细看,很多“活人墓”和普通坟墓从外观上难以分辨,最大的区别在于墓碑上的铭文。一般坟墓的铭文都刻有墓主人的生卒年月日,而在“活人墓”的墓碑上,只有墓主人的生辰年月,去世时间都空着,待墓主人下葬时再补刻上去。此外,部分“活人墓”的墓碑是用红砖砌成的,与其他墓碑有明显区别。

   随后,记者转了一圈发现,墓区中还有许多被空心砖圈住的土地。据了解,这是当地人提前为自己或家人圈下的墓地,待合适的时候再来修建。“由于这里‘风水好’,很多人都想把祖坟修建在这座山上,现在上百亩的山上遍布坟墓,这些山都快用完了。”一位村民说。

   据市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受“生要有立足之所,死要有葬身之地”的观念影响,一些市民认为占地宽、墓碑精美的葬式才能告慰逝去的亲人,又能显示死者的财富、身份和地位,更是后代的荣耀。丧葬大操大办,讲排场,攀比现象严重。此外,受风水迷信思想影响,很多人认为这些地方“风水好”,在这里修建祖坟,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好运,造成滥建“活人墓”现象时有发生。



  死人与活人争地

   清明前夕,记者前往红塔区春和街道办事处王大户、黑村、春和三个居委会交叉处的狐狸箐采访。在黑村路边,67岁的村民赵某正带着老伴和子女在自家地里建坟墓,从已经砌好砖墙的范围看,面积不下6平方米。老赵说,坟墓是给自己预备的,村里山少,因此坟墓基本上是修建在耕地里。记者发现,离老赵建坟的不远处,还有几十冢墓,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墓“无人入住”。

   据老赵介绍,由于农村殡葬习俗一直沿袭传统的土葬,所以村里至少有三分之一60岁以上的老人都提前建了墓。老赵说,这一现象太普遍了,没什么稀奇的,两三年前,村里盛行大肆修墓,有的村民为了抢一块“风水宝地”争先修墓,还发生了冲突,在办事处和居委会干部的干预下,目前抢地修墓的情况已有所收敛。尽管如此,记者在去往狐狸箐的路上,仍不时看到一冢冢坟墓立于田间地头,与旁边金黄的油菜花、绿的草木显得极不和谐。不断扩张的乱埋乱葬,让当地部分群众充满担忧:如果私建墓地的行为得不到根治,用不了几年,这里将是满目大煞风景的墓区,我们的土地将会越来越少。

   据红塔区北城办事处古城居委会的杨先生介绍,他们村的老人一般到了60岁,子孙们都会提前着手为老人修建墓地,称这样做,可以为父母添寿,给家庭带来好运。他认为,乱埋乱葬的风气之所以盛行,与当地农村的丧葬习俗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当地人在去世后都习惯土葬,拒绝火葬,再加上迷信风水,于是,大肆乱建墓地的行为屡有发生。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占用耕地建造坟墓的情况在农村极为普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有些农户甚至把坟墓建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用他们的话说,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人死了就要葬在自家地里,不占多少地方,上坟也方便。然而,正是这一冢冢“不占多少地方”的小坟墓,汇总起来却占用着我市的大片耕地。据市民政局调查,在每年死亡的人员中,有不少人的坟墓是建在耕地里,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殡葬改革全面推进

   2009年出台的《通海县殡葬改革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记录了这样一组数字: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8年末通海县出生11610人,死亡6864人,其中非农人口死亡2523余人,农业人口死亡3945人。按每冢坟占地10平方米计算,平均每年将占用土地17160平方米(折合25.7亩),以每冢1人,每副棺木平均需木材1立方米计算,全县每年需要1716立方米木材,加之该县老龄化明显,死亡人数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大量土地资源流失,林业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失衡。该意见稿还这样描述:目前通海普遍存在的乱伐乱葬,建“活人墓”现象使得秀山面山、马鞍山、枪杆山、白龙寺一带已被一冢冢死人墓和“活人墓”围得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了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秀山、楹联文化县、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由于通海各乡镇、村组拥有山林、土地面积大小不一样,因墓地而引发的民间纠纷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各级党委、政府正常工作的开展……

   为解决县城面山乱埋乱葬现象,2005年经通海县民政局、林业局同意,在该县秀山镇城郊村委会规划面积约50亩的疏林地,作为殡葬用地,杜绝在县城面山乱建墓地;2008年7月3日,经批准新建兴蒙乡磨盘山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48亩);2009年8月19日,经批准新建九街镇小松棵公益性公墓(占地面积60亩)。

   据红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用地紧张,红塔区内只有一个公墓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红塔区民政局已经向区政府递交了《红塔区火化区划定方案》和《红塔区殡葬改革实施细则》两个配套方案,待两个方案正式实施后,他们将大手笔推行殡葬改革,还将成立殡葬管理监察大队,同时计划在辖区各街道办事处,新建1个公益性骨灰公墓,彻底解决乱埋乱葬、修建“活人墓”、毁林造坟等问题。“在这期间,我们已责成各街道办事处、当地居委会联合对现有林地进行监控,加强巡逻管理,绝对不允许乱埋乱葬、修建‘活人墓’、毁林造坟等殡葬陋习发生,一旦出现这类现象,将严格处罚。”这位负责人表示。

   据悉,全市从今年1月份开始,用1年的时间开展殡葬改革工作专项整治,从5月1日起,将集中清理拆除平毁“活人墓”、制止乱埋乱葬、开展“青山白化”整治、清理整顿殡仪服务市场、取缔非法公墓等。

   来自玉溪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火化率仅为19.8%,远低于全国54%的平均水平,离我市确定的2010年火化率19.89%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全市火化率低下?我市在推行火葬的道路上会采取哪些措施?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来自玉溪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火化率仅为19.8%,远低于全国54%的平均水平,离我市确定的2010年火化率19.89%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全市火化率低下?我市在推行火葬的道路上会采取哪些措施?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基础设施老化的殡仪馆

   3月30日中午,记者驾车来到位于红塔区研和街道办事处哨坡的玉溪市殡仪馆,此时的殡仪馆很是寂静,与当天的天气一样显得冷冷清清,玉溪市殡仪馆负责人李靖早早地站在门口等待记者。李靖指着远处的一片绿化带说:“前几天刚叫绿化公司的工人把所有的绿化带重新修剪了一遍,环境看起来好了很多,以前简直是脏乱差。”

   据李靖介绍,玉溪市殡仪馆是红塔区民政局下属的一个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1984年从中心城区搬迁过来,已有三十年的历史,馆内所使用的设备都是原来配备的,所以,基础设施老化成为困扰殡仪馆的“老大难”问题。

   “刚才一位家属要求等两天再火化家人的遗体,但是现在殡仪馆的七个冰机都已经满了,现在只能跟医院进行协商将遗体先停放在那里。”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向李靖说道。面对这样的问题,李靖显得很无奈。

   据李靖介绍,目前,红塔区有40多万人,每年的正常死亡人数大致有2000人,可是殡仪馆现在只有7台冰机,远远满足不了现状,而且陈旧的冷冻设施故障频出。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殡仪馆打算购买两台能容纳三具尸体的冰机,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殡仪馆现在使用的两台平板炉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的,现在很多火化场已经不用这样的炉子了,实在是太费油,现在柴油的价格又这么高,殡仪馆常常出现倒贴的现象,为此殡仪馆打算引进一台通过电脑控制,不仅省油而且更加人性化的捡灰炉。“殡仪馆说是公益事业,实际上是自负盈亏。火化率很低,再不改革,实在难以生存。”李靖说,空间不足、设备老旧、服务不到位是殡仪馆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规划中,殡仪馆应该向立体化、园林化发展,但这样做还要依靠政策扶持。

   除此之外,人员紧缺也是制约市殡仪馆发展的一个因素。据李靖介绍,殡仪馆现有职工5人,在火化车间上班的3人中有2人将于今年和明年分别退休,现在殡仪馆人手非常紧张,事多的时候常常不能正常运转。

   

  略显冷清的骨灰公墓

   记者从殡仪馆出来后来到了玉溪南陵园公墓,该公墓与玉溪市殡仪馆相距不到500米。南陵园公墓开创了我市公墓的先河,是红塔区民政局筹建的经营性骨灰公墓,也是我市唯一一家合法的骨灰安葬公墓,占地125亩。步入南陵园公墓,此时正值杜鹃花开时节,整个公墓处在一片花海之中,一排排墓碑周围松柏环绕,丝毫没有死气沉沉的感觉,营造了一种花园式公墓的氛围。

   经过多年的发展,玉溪南陵园公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面临的困难与市殡仪馆十分相似,每年只能卖出去150多个墓地,与红塔区每年的正常死亡人数有很大的差距。市公墓管理处南陵园公墓服务部负责人张家顺说:“跟以前相比较,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来看墓地的除中心城区外,还有研和工业园区、北城和各县份上的,以前是一个也没有的。”

   据张家顺介绍,南陵园公墓主要考虑公益性质,成本不宜太高,面积也有严格控制,所以部分村民不愿到这里安葬骨灰,主要还是受互相攀比、图虚名、好面子等传统观念影响。“考虑到群众的实际需求,公墓建有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墓穴,主要是石料材质不同,面积基本一样,不能建所谓豪华墓,那样,公墓就失去意义了。同时,逐步探索推广骨灰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推广小型墓、壁葬、寄存等节地葬式,着力营造文明科学的丧葬风尚。如今,玉溪南陵园公墓只能依靠墓穴微薄的利润,“以墓养墓”。

   张家顺说,目前,玉溪南陵园公墓骨灰安葬率还不高,显得较为冷清。究其原因,张家顺认为“除了受传统观念影响外,更重要的是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强有力的措施推进骨灰公墓安葬”。



  逐步得到认同的火葬

   2005年1月1日起,经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讨论通过的《玉溪市殡葬管理办法》开始在我市施行,这一由市民政局根据《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精神起草制定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殡葬管理办法,为推进我市殡葬制度改革吹来了一缕春风。此次殡葬改革主要是通过推行火葬,逐步限制土葬,最终完全用火葬代替土葬,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新风尚,积极稳妥地推进殡葬改革和殡葬管理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2009年5月1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领导成员组成的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年,市政府财政安排殡葬改革专项资金1730万元,2010年安排专项资金890万元,统一购置了9辆殡仪车发放到各县区使用。

   今年,红塔区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周活动,积极引导广大群众革除丧葬陋习,倡导“厚养薄葬、文明办丧、生态办丧”的现代殡葬理念。通过宣传,群众对推行殡葬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得到提高,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殡葬改革工作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从不理解到初步理解,为红塔区下一步全面推行殡葬改革起到了较好的铺垫作用。一些老人表示:实行殡葬改革,提倡厚养薄葬,推行火化,不仅能为儿女节约钱财,也为子孙节约了一寸土地,还能为子孙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治理乱埋乱葬行为逐步得到群众的认同。在整个宣传过程中,一些退休干部纷纷表示,现在乱埋乱葬、修建“活人墓”的现象很严重,如果再不坚决治理,活人将无立足之地,大多数老干部表示支持殡葬改革。此外,群众自愿火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高。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火化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周活动,仅2月17日至28日期间,城乡居民自愿实行火化的就有6人,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此外,各县区制定政策,完善了殡葬管理改革:通海、易门、澄江三县上报了火化区划定方案;新平县出台了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实施办法、公墓管理规定和推行民族生态葬法实施方案;元江县完成了殡仪馆改扩建工程;新平县投资900多万元、占地12亩的殡仪馆主体工程已接近尾声,并引进了两台自动捡灰炉等先进设备;易门县殡仪馆正在建设中;大部分县区完成了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方案,进行了选址规划,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

   网络上曾有人感叹:活不起,更死不起。以此来说明殡葬行业的暴利与混乱。在玉溪也有不少市民在操办完亲人的丧事后,感叹想不到一场丧事居然会花出如此多的钞票。那么,由殡葬衍生出的各类行业,到底是如何经营与收费的呢?

  同样的路程不同的价格

  根据《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殡仪馆、火化场等殡葬服务机构负责遗体的运送;丧属或者所在单位有运送条件的,也可以直接将遗体运送到殡仪馆、火化场。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以上两种情况以外,民间也有提供殡葬服务的私人组织。

   据玉溪市殡仪馆的一名负责人介绍,现在有部分医院将太平间承包给私人,这些承包人除做好停尸工作外,还兼营丧葬用品的销售,并购进车辆专门提供运尸等服务。红塔区目前有四五辆私人的运尸车,这些车往往停在医院门外,有的车和殡仪馆用车极为相似,一些死者亲属误以为是殡仪馆的车,而不假思索地上了车,等到了火化场向殡仪馆索要发票时,才知道自己上错了车。该名负责人说,殡仪馆的运费一般有360元、560元两个档次,而私车收费从600至1000元不等。   

  该名负责人表示,这件事要换在昆明、宜良、建水等地是不会被允许的,因为当地有殡葬执法大队对从事殡葬服务的私人机构进行查处。该负责人认为,玉溪也应该成立具有相应执法资质的管理机构,对殡葬行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监管和治理。



  “习俗”的力量

   众所周知,殡葬改革工作中向来反对封建迷信,要求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传统”或者“习俗”却依然在指导着大家如何操办丧事。

   “买墓地就跟买房子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先人不喜欢、不适应这块墓地,又怎么可能让活的人舒服呢,生者肯定会受影响的。所以说墓地的位置和落葬的时间是很有学问的,会算的师傅就能好好地帮你看一看哪块墓地会帮助后人发达。”清明节前,几位在南陵园公墓服务部挑选墓地的大姐说起了“选墓理论”。为了解风水师具体能提供哪些服务,记者与一名风水师取得了联系。这名风水师一上来就自报家门,声称自己是有30多年经验的行家里手,瞧日子、看坟地百分之百灵验,在介绍完各种法事的收费标准后,这位风水师表示,自己能通过做法事了解逝者是上天堂、下地狱,还是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还能知道他现在是在哪个“单位”。据介绍,目前请这位风水师“指点迷津”的市民为数还不少。

   除了择日子、看风水,记者在中心城区的街头发现,清明期间,一些香烛店还把纸钱、冥钞、纸扎等作为主打产品,放到台面上卖,在一些殡葬用品专营店里,虽然乍一看去满眼都是花圈、骨灰盒、寿衣等物品,但仔细看,就能在不起眼的角落发现纸扎的“电脑、电视机、别墅”等“奢侈品”。

  在中心城区彩虹批发市场内,纸钱等传统丧葬祭祀用品成了多家香烛店的畅销货,交易场景热闹。

  

  殡葬服务收费有“规矩”

  据记者了解,负责提供殡葬服务和销售丧葬用品的殡仪馆、民间组织、塔陵、专营店等大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收费标准,以骨灰盒为例,价钱从800到9800元不等。许多市民在办理亲人的丧事后感叹:随时有想不到的地方要花钱,而且很贵!那么,究竟殡葬服务的收费有无标准呢?

   记者从市发改委收费管理科获悉,按照省发改委2009年关于加强和规范殡葬服务收费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运尸、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内容属于基本殡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各州市在不突破省定最高收费标准前提下核定本州市执行的收费标准。除基本服务项目外,应丧属要求提供的特殊服务事项,包括遗体整容化妆、遗体理发、殡仪乐队、遗体清洗、脱衣、穿衣等内容都属于非基本殡葬服务,其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殡葬服务单位按照成本费用加合理收益的原则自主定价,报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审查备案。民政部门主办的殡葬服务单位,其销售的丧葬用品价格实行进销差率控制,进销差率由各州市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具体销售价格殡葬服务单位还应按隶属关系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市发改委收费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标准需由市发改委审批的,或是进销差率需由市发改委制定的,都应先由服务单位提出意愿,逐级上报,并最终由市民政局提出方案,市发改委才能进行处理,部分项目同样也需报市发改委审查备案,但自2009年通知发出至今,并未收到有关方案,相关的法规中对这一情况也并未说明具体的处理办法,发改委对此也很无奈,只能对相关单位进行督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于 2012-6-11 19:10:04
来自于: - 湖南衡阳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发表于 2012-10-20 21:08:49
来自于: - 云南昆明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门你好
发表于 2015-7-26 12:50:33
来自于: 来自手机 - 云南 | 显示全部楼层
宗亲好~雷佑声问候请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8 13:45 , 处理时间:0.152620秒, 35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