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4532|回复: 2

二、为续《中国西部雷氏通谱》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08:47:43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静のの致远 于 2011-8-14 17:27 编辑

万物有根,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续谱可以光裕先贤,叙事启迪后昆,鉴古而知今,起资治作用,是为重续雷氏族谱之首要。
一个家有谱,犹如一个国家有史一样,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割。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门综合学科,是一件系统工程。把以成为历史的事情,人物世系、山川河海、斗转星移、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大地升降等等自然变化的时间、地点、朝代更迭的盛衰变化,用文字记载成书册,或志、谱,使之备考、流传,就是国之历史,地方志略,家世牒谱。她能给人以启迪、智慧,信心和力量,使人们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服困难,奋发有为,同心同德,科学发展,团结拼搏,与时俱进,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和未来。为国家出力,为家族争光。
在祖国大家庭中,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每一个姓氏家庭,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血与火的熏陶,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法则,经风沐雨,谱写了自己的历史,是那样光辉灿烂。催人奋发,可歌可泣,刚壮悲烈,英勇不屈。作为家族的成员,不仅要了解自己的近亲,更应了解自己的列祖列宗,是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伴着血雨腥风的战火,历经兴盛,衰落,又兴盛,不断演变的历史原由。使我们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抚育好后世子孙;从中悟出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吸取正与反的经验和教训,与时代同步,使我雷氏族人,世世有英才,代代出贤人。为家族争光,不怕流汗,为国出力,不惜流血汗。使每个族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自身价值,既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强盛,也有利于家庭的兴旺富裕。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让人们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演绎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即可以流芳百世,又能使遗臭万年的大舞剧来。
回首我雷氏族史,渊源流长,如日月经天,似江河行地,远古悠长。从炎帝神农氏十世孙,八世帝孙榆罔长子,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雷公天震得姓算起,历经五千余年,繁衍过百代,衍播迁九州赤县,人才济济遍寰宇。苍茫生死,斗转星移,故土难舍,叶落归根,古往今来,中外一律。
忆我鸣永、鸣钦、鸣岳、鸣孔、声亮、世恩、朝寅、应坤、继尧、启兆、饶让、震龙、起文、诸公……明末清初,干戈扰攘,避乱走戍,背井离乡,骨肉分割,尽尝艰辛,从湖广等地插业巴蜀,落脚合(川)、武(胜)。承继祖德,开拓创业,勤于躬耕,诗书传家。为巴蜀大地的兴旺发展,繁衍子孙,使雷氏成为蜀中名门望族,贡献了他们所能付出的一切。我们是他们的后世传人,应该很好地继承他们的美德,抚育好我们的子孙,使我雷氏开拓创新,更加兴旺发达。
家族宗谱,是记述一姓一族的历史资料书。国之史(称正史),地域史(称方志),家族史(即宗谱)。共为中国历史学三大支柱。编撰续、修家谱是通过历朝历代,钦定可考或记录本姓,本族源出何地?郡望堂号如何?各支派脉世系、人丁播迁何为?使后世子孙溯源知其木本之根,河海水流之源。让与时俱进的家风、家规、家教与国家民族大业,同心合力,共以巩固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维护家族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扩大家族的活动和影响力。
家谱的作用与价值:一、可以补国史、地方志之不足;二、可以教育后世子孙奋发有为,为国出力,为族争光;三、可以维护国家安定,增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四、可以为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科学,提供宝贵的资料等等。由于家谱记载有姓氏、世系,源流迁徙,民俗习惯、人口消长、民族文化、诗词典古、名人传记、轶文著作、生卒时日、配向墓冢等,翔实于其他史料志书,故他又是研讨人口变迁、风土民情,典章著作、文物考古诸多方面的珍贵资料。1984年11月20日,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以(1984)7号文件《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目录〉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中,极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有重要价值,而且,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根在大陆的同胞、海外侨胞,思乡之情愈趋愈浓烈,他们也极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
二、重续雷氏族谱序
四川省武胜县域内雷氏于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清明节,汇聚县城(今武胜县中心镇)花市街雷家宅院内,合族续修的雷氏族谱已逾八十七年!八十七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之巨变。有大批雷氏族人于大江南北,先后投身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跟随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1895—1976)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一手改写了中国历史:民国败退台湾省,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月1日于北京建立,距今57年了。
邓老乡(1904—1997),名小平,四川广安协兴镇牌坊村人。改革开放又二十七年有余,除弊兴利逢盛世,国运昌隆图创新。促成雷氏族人于2006年4月10日,聚首武胜县华封镇茧站,设清明人丁盛会,为重振雷氏家风,议定重续雷氏族谱。以备族人,顺国入世贸所需,应世经合作之要,有求学他乡,供职于异地或侨居海外,商游列国之士;为寻根问祖,溯源世系所出之便,盼接旧续新之谱。雏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人思故土,叶落归根。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探索木本水流之源,难阻难抑!站在古定远(今中心镇)城,放眼一望,潮涌澎湃:      
闻:韶山冲上,毛氏祭扫,尊称有序,由来已久。
思:奉化重修,孙拜祖祠,回归大陆,情真意切。
看:佛手岩下,淡母墓前,好人如流,竟相传颂。
盼:中华统一,兄弟同笑,泯灭恩仇,连宋归宗。
闻思看盼低咏处,青山常在水长流。赤心重续雷氏谱,化作春雨育后昆。得一五言咏之:
印山悬日月,环抱有嘉陵。
儿行千里远,慈母最挂心。
汉初太极成,续谱照汗青。
寸草虽无言,难报养育恩。
种种原因,查残牒不全,找旧谱难寻,进亦续修,退亦不修,续亦不续,修亦不修?续修。动稿费纸,刊印需钱。续也难,不续也难,修亦难,不修亦难;资金短少,资料欠缺,人员不足,力量有限,难、难、难!
       有族人雷盛国、雷盛林、雷德明、雷旭、雷德清等发起倡议,勇挑重担,带头捐资,组织人员。于2006年4月10日在首届清明聚会上发出了续谱捐资倡议书,《中国西部雷氏通谱》以雷德明为主编、雷春燕副主编、雷盛前(合川民营企业家)为捐资人,赢得了广大族人的支持和赞助。他们不愧列祖列宗之英德,更不负后世昆季成英才。爬山涉水,顶风冒雨,不辞辛劳,不怕酷暑,不惧严寒、忍辱负重、收集资料,群书尽览,废寝忘食,汇编成传。拳拳之心,忠肝义胆,涓涓溪流,终汇入海。几经寒暑春秋,重续《中国西部雷氏通谱》之事,万难竣成!
告慰先祖:九泉之英灵,护佑雷氏,房房兴旺,户户发达,代代出英才,世世有贤人。心愿足矣!


中国西部雷氏通谱》主编:雷德明(秀明)
联系方式:15348289584宅:0826-6221422
联系地址:四川武胜公路管理养护段
续谱资助人:雷盛前(重庆市合川区)
联系方式:13509487632


发表于 2011-10-5 14:20:11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说读不通顺,有一天我会超过他!晓雷。
发表于 2011-10-5 14:25:51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过历史,魏徵与李世明的事我知道一点点,同学约我来了!再见!晓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5 00:42 , 处理时间:0.146905秒, 36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