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前清因雷履泰创“日升昌票号”,采取童叟无欺、诚信汇兑原则,“汇通天下、拔乎其萃” ,一举 成为中国金融泰斗,代动晋商发展兴盛, 而扬名中外。后因贫穷落后,被遗忘而幸存。 山西平遥建城于西周时期,距今有2800年的历史,建城者为西周将军尹吉甫,为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于此筑城。千古秦皇、统一中国施行郡县制,筑诚设平陶县。北魏时迁平陶于今平遥县址。为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名讳,将平陶改平遥至今。城墙系黄土筑成,未成规模。早在明初、洪武三年(1370)时,平遥城得到扩建加固为砖城。全国从嘉靖朝到明万历时,烧砖采石普遍容易,县城治所普遍为砖、石所建。清康熙四十三甲申年(1704)为康熙西巡途平遥、而新筑东、西、南、北四面大城楼,使平遥古城十分壮观即为今天所见形状。平遥古城随山西晋商崛起,因“汇通天下、拔乎其萃、”而驰名海内外。也隋着清王朝垮台、雷履泰逝后,以“日升昌票号”的衰落,结束晋商兴旺的历史,也使平遥古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和人们的视野。 正因为平遥被历史一度冷遇而遗忘,倒使她免受了近代许多次战火的推残与破坏。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山西是军阀阎锡山独坝的地方,平遥古城一带少有战火波及。自“九、一八” 事变发生,日本军国主义者大肆侵吞中国土地,烧杀抢掠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7年7月7日,中国军民被迫于北平宛平县,爆发了近代以来震惊中外、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芦沟桥“七、七” 全面抗击日寇侵略的战争。1937年秋、太原失守前夕,侵华日军由榆次南下进攻平遥。国民党平遥县县长一枪未发、带着一邦子官员几百人、携物资、枪械弃城而逃、被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下令收缴这支队伍,以“守土抗战” 之名征用枪枝物资,成立八路军晋西游击队,坚持在山西前线从事抗日游击活动。1938年2月13日,日军攻击平遥古城时,国民党守军十七军五0一团骑兵营营长史殿杰,奉命率部抗击。史作战勇敢,利用骑兵机动灵活之优势,率全营官兵多次冲杀,终因寡不敌众、退守平遥城内、封门固守。日军兵分两路、包围县城逼近城池,用重炮轰开东南两地城墙,随之蜂拥而入侵占平遥。此时守城将士多已伤亡,营长史殿杰最后身中数弹,不屈而拔枪自尽;血洒平遥城头。日军侵占县诚后,残杀城内军民达千余人,欠下中国人民的血债至今未尝还。至今平遥东城墙上,还留有日军侵略平遥时,大炮轰炸后的痕迹。 解放战争中,1948年6月徐向前率领华北野战兵团主力解放临汾后向太原进军,发起晋中战役,途经平遥,为了保护古城和文物古迹,采用围而不打的战术,攻打祁县。1948年8月13日解放军顺利解放平遥古城,驻守平遥的国民党四十四师兵败如山倒,弃城而逃,古城遗迹终于完好回到人民怀抱,而较完好地保存到今天。成为联合国公认的中国古代民居伟大建筑奇迹之一。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使日升票昌原址,和雷履泰故居等众多古遗迹,妥善地受到国家重点保护,供亿万游客参观游览而弛名中外! 四川武胜雷德明(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