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雷氏家法 一敦孝弟 孝弟,人之本;人不孝弟,纵有才华都无足取。孝弟之精微曲至,极乎明,天察地难,即责之。人人唯是,为子者,父母之前服劳奉养俱得,随时随分自尽,而尤以顺亲为要。古人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此言可思也,惟其道有直致曲致之别。礼曰,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考悦,则复谏不悦,舆其得罪於乡党州问宁,孰谏父母怒达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务期喻亲于道而后已,此又曲致其顺也。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至兄弟乃父母一气所分,人不友於兄弟,即不孝於父母,敬兄爱弟,具道亦难尽言总以忍让为主,兄弟不和,大都於财产起劳能,於财产上彼此让多取少,勿以些小吃亏,轻听妇言,则手足之谊自不至於参间中庸言兄弟既翕即为父母之顺孝之道,岂他求哉吾族人其重念之。 二敬尊长 伦类之中不独门内事亲从兄当敦孝弟,凡三当班辈大於我者,为尊年纪大於我者,为长如父。当则有服内诸伯叔父母姑姊兄嫂母当则有外祖父母舅父母妻当则有妻父母妻祖父母事之皆当隆其礼仪,凡事恭敬退让,恂恂惟谨斯为卑幼之礼,若因贫富不齐亲疏不等,遂藐视尊长倨傲鲜腆毫无忌惮,从尊长无言返之吾心亦自不安,况迟劳 召辱在所不免乎且人於乡党中凡爵有齿有德虽班辈年纪舆我相等晋接之间俱要恭敬退让不可轻慢彼轻薄少年往往折福夭寿,吾族中子弟所当痛戒至为尊长亦当知自重自爱过卑幼以恩礼先之不可倚分恃年辄行欺压卑幼图占便宜亦不可亵狎嘲戏自取侮辱也,至师道舆父道并重民生有三事之如一此又为子弟所当注意者也。 三训子弟 凡人家之兴衰视乎子弟之贤否,子弟之贤否由於父兄之教训。盖子弟中不教而善上智之资固不易得教亦不善下愚之人亦不多有大抵皆中材之人教之则善,不教则流於不善耳。教之之法以子弟读书为第一要义。现在学制改良,期於教育普及将来实行强迫教育子弟有不读书者,责其父兄子弟读书,其资质较颖悟者高小中校毕业必入中级以上之农工商学校造成农工商专门人才其较钝者亦须高小毕业再入甲等高级以下之农工商学校俾得有农工商浅近知识,庶几将来立身有地,其最钝者亦使粗识文义能写算然后可以自谋生活世界文明竞争优胜劣败教子弟者不得不知也,东汉邓禹有子十三人,使之各守一艺可为法也,尤要者子弟往来出入尤须时刻稽查提防,勿使染社会恶习,此又不可不慎也。 四笃宗族 范文正公常曰:人家宗族繁衍原其始则一人之身也,吾族自清初至今虽已三百余载,各居各处各父其父各子其子,而以范文正公之言思之,孰非吾祖吾宗之所自出,孰非吾祖之气血,孰非吾祖吾宗之肢体以一身之所自出而自相伤相贼,有是理乎?有是情乎?世衰俗薄贤愚不等往往因田庐 细故口角微嫌以致争斗讦讼视同仇敌,祖宗在天之靈能无恫乎,自今以后愿吾族人共体水源木本之意,勿忘合爱同敬之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吉相庆凶相弟,患难相救疾病相扶持有无相通贫富不相耀,尊卑各尽其礼,长幼各循其序,嚣凌既化和气致祥,使人人称羡为名族,岂不美哉,更有约者族中各房坟山自先世以来各有傅管唯本房内同支共占之山其子孙往往任意安葬致滋事端以失和气嗣后约定倘父母新故欲葬本房共占之坟山者,须先通知伯叔兄弟踩出地段,不得擅於老坟插葬,致有违言愿吾族人共遵守此约也。 五重勤俭 天下能自成立之人,未有不勤苦者。天下身受困穷之人,未有不懒惰者。懒惰之因有二:一由父母之骄养,二由子弟之习惯。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也,为子弟者不可不早自觉司也。要知天生斯民,处之以四途士农工商是也,士农工商各有职业,无职业则为游惰之民,游惰之民在天地间为废人,在社会中为蠢民,在家庭中即为不肖一族之败种子也。有一於此吾族人其共弃之,虽然有职业而不勤舆无职业等圣人云敏则有功。韩子云:业精於勤,业而不勤厥有三种:或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或心驰於外不安本分,或癖於嗜好染於恶习。有一於此急宜猛省,吾族士者农者工者商者其各专心致志,发愤勤其职业,安於义命去夫外诱断其障碍早作夜思以共期於有成族之肥也治家之道勤而矣守家之道俭而已矣能守家者服食器用俱敦朴素不尚虚文制节谨庆常留有余酌盈剂虚,量入为出,吾族多乡居世代务农无奢侈之习,所虑者席丰履厚之下染於奢侈之风一开其究也必至於破家荡产及至破家荡产而后悟体面于字之误人晚矣。谚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守成者慎之哉,其念祖父创业艰辛,子孙守成不易可也。 六崇礼让 一家之中言孝言慈其所维系者何曰礼也。一族之中有恩有义其所以维系者何曰礼也,父坐子立,尊卑之礼,兄先弟后少年长之礼,夫倡妇随室家之礼,以其虚文而备之,以其小节而忽之一辈蔑弃礼二辈如马牛其所由来者渐矣家庭中朔望礼不可废弛朔望,拜跪可以长子弟孝弟之心可以。写家人和顺之气亦教家之一道也,礼之用曰和,和之用曰让,君子之於人也,横逆之来自反而已矣,自反而之 躬不校而已矣,况乎一家之亲,一族之谊乎,以祖宗之心为心,则一族无争,以父母之心为心,则一家无争,一家无争一家和矣,是谓隆礼之家其家必舆一族无争一族和矣是谓隆礼之族乃大若相争不让是蔑弃礼意也。诗曰:人而无礼胡,不揣死,盖志之甚也,吾族当共戒之。 (重庆铜梁雷氏家谱 民国26年(公元1928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