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7039|回复: 0

雷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0 09:43:41
来自于: - 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雷  姓
——源于古诸侯名的姓

雷姓是个古老的姓氏,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出自古诸侯方雷氏之后,以国为氏,后单姓雷。”由此可知,雷姓与方姓同出一源,都是雷氏的后裔。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中北部的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一支姓雷。
相传黄帝有大臣雷公,精通医术,是个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学理论。刘恕《外纪》说:“黄帝命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殷纣王有宠臣雷开。屈原《天问》:“比干何逆,而抑沈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黄帝的基地主要在河南,殷纣王的都城为朝歌(今河南淇县),这说明早期的雷姓人物出自河南。
自周朝至秦朝的800余年内,雷姓于史书不显,这大约是由于此期缺乏名人的缘故。西汉初期,有雷被,仕淮南王刘安为郎中,善击剑。淮南国系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改九江郡所置,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东汉有豫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雷义,与同郡人陈重友好情笃,被誉为交友的曲范。三国时,蜀有将军雷同,吴有宜都太字雷谭;蜀国建都于今四川成都,宜都今属湖北。于上述资料可知,在晋朝以前,雷氏已分布于南方的安徽、江西、四川、湖北等省。西晋时,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雷焕,通晓纬象,望斗牛间有紫气,测知丰城(今属江西)有宝剑,后掘地果然得龙泉、太阿二宝剑,被传为佳话。雷焕的后裔,有一支迁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后来发展成为名门望族,于是雷氏便以“冯翊”、“豫章”为郡号。北魏有渭州刺史雷绍,为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南朝宋有处士雷次宗,为江西南昌人;唐代有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雷满;潮州(今广东潮安)人雷万兴。这说明南北朝至五代期间,雷氏的聚居地在南北方都有新的发展。宋代比较兴旺的是同州邰阳(今陕西合阳)雷氏家族,有雷德骧,宋太宗时官至卢部侍郎。雷德骧有二子:长子雷有邻,官至秘书省正字;次子雷有终,官至宣徽北院使。雷有邻的儿子雷孝先,领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其孙雷简夫,官至尚书职方员外郎。除了郃阳雷氏外,雷氏在陕西还有商州(今商县)人雷宗道,淳化人雷说;在福建有清流人雷三益,宁化人雷协、雷观;河南有开封人雷允恭;四川有筠州(今筠连县南)人雷孕;江西脜城人雷宜中,临川(今抚州市)人雷度、雷思齐;湖南有长沙人雷   ,郴(今郴县)人雷应春;广西有建安人雷龙济,桂州(今桂林)人雷隐翁。金国有浑源(今属山西)人雷思。于此可见有宋一代雷氏播迁、分布情况之一斑。明清时期,雷氏公布更为广泛,而且有部分人移居海外。
雷姓在宋人编写的《百家姓》中被排列在第69位,在当今中国最常的100个汉族姓氏第88位,是汉族大姓之一。但是,并非只在汉族中有雷氏,而是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雷氏。这是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的结果。其中,居往在青海、甘肃一带的雷氏,有许多是羌族人。例如,十六国时前秦大司马雷弱儿即是南安(今甘肃陇西)羌族人;北周保定四年所建《圣母寺面像碑》,“东面像主”列有“旷野将军殿中司雷荣显”等28位雷姓人物,皆是羌族雷氏。迁徙至原楚国境内的雷氏,东汉时有雷迁,被称为南郡“ 山蛮”。迁徙至江南、岭南的雷氏,一部分融入苗、瑶、彝、侗、畲、黎、布藏等族。在瑶族、畲族中,雷氏都是大姓,他们有自己的族谱,还涌现出一些有作为的人物。例如,清道光年间,湖南薪宁瑶族人雷再浩,曾领导当地汉、瑶两族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在湖南、广西边界反抗封建压迫。瑶族雷氏在广西、湖南、广东一带分布相当广泛,例如,广西临桂、灵川、湖南城步等县皆有,这些县的谱牒资料中,都记载有盘瑶十二姓中的雷氏,说他们的始祖是雷元祥;广东的博罗县、海丰县、云浮县,也都有瑶族雷氏居民。
    古代的雷姓名人,除上文提及者外,南朝宋有药学家雷 ,著有《炮炙论》三卷。唐代,山越首领、潮州人雷万兴,与同族蓝奉高等先后领导闽南、粤东山越人民反抗唐朝的残暴统治,斗争持续了40多年;宫廷乐师雷海青,精通琵琶,据说旧时福建莆仙戏、梨园戏等剧种所供“田公元帅”就是他。唐代还有制琴能手雷威,四川人,世称其所制之琴为雷琴;雷万春,佐张巡守睢阳,城陷不屈死。明末清初有建筑工匠雷发达,江西建昌人,曾参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等工程的重建,其后代继承他的事业,主持宫廷的营造工作达两百余年,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中大部分建筑均为雷氏设计。清代,有学者雷学淇,顺天通州(今北京通县)人,曾博考唐以前诸书,整理《竹书纪年》,著有《夏小正经传考》、《古今天象考》等;咸丰时刑部侍郎雷以諴,湖北成宁人,曾创办厘金(一种商业税),后成为清政府军费开支的重要来源。
    近现代,雷姓更是人才济济,既有科学家、文人、学者,又有军政界的高级官员和英模人物,其中最著智的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9-3 12:45 , 处理时间:0.075399秒, 22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