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60多名漂泊在外的蓝山籍流动党员凝聚在一起,受到家乡和东莞市领导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流动党旗举旗人”;他从单枪匹马闯莞城谋致富,到带出百名农民企业家,被称为“市场经济弄潮儿”和 “民工权益代言人”;他情系桑梓,为家乡承接产业转移牵桥搭线,先后为家乡引进40多个项目,被冠以“产业转移排头兵”的雅称。
他就是今年“七一”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永州市蓝山县驻东莞市企业联合党总支书记雷建基。
“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活动不为空、争优不落后”
今年52岁的雷建基,是蓝山县塔峰镇东江村人,现为东莞市红梅建凌包装材料厂厂长。早年在东莞把木材包装生意做得风声水起,但总觉得没有归宿感的他,想寻找党组织。就在这时,他听说蓝山在东莞成立了一个以李光玖为首的流动党支部! 雷建基眼前一亮,大声说,“我找到‘家’了!” 2002年6月,他光荣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很快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2005年7月,原总支书记李光玖回乡创业,众望所归的雷建基被推选为总支书记。上任之初,既缺经费又没场地。雷建基二话不说,全往自身上揽,经费自己出,场地在他家,每到开会时,他家俨然成了一个“红色会场”! 随着,总支的不断壮大,雷建基深刻地认识到:保障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是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和教育的根本!于是,他 “三会一课”制度,即每半年作一次工作总结,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二为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日”。这样确保了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活动不为空、争优不落后”。
2010年12月28日,正好是“政治学习日”,也碰巧是雷建基历经数月才谈成的一笔大单签约日,大家都劝他把政治学习推迟一天,但他坚决不肯。事后大伙才知道,因为失约,他损失了5万余元的生意。对此,雷建基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钱以后还可以赚。” 妙手调弦景象新。雷建基还带头创先争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党员示范岗”,并以“党员合作社”为载体,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引导党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上质量、降成本、增效益、推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大批农民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近两年,有67名优秀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3名优秀青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流动党总支已从最初的5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69名党员。 为确保新党员质量,他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每年“七一”前夕,邀请县委组织部派人到东莞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对新发展的党员进行考察谈话。平时通过QQ群、电子邮件寄发学习资料,开展讨论交流,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增强党性意识,开展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活动。 2008年7月,在东莞考察的时任永州市委书记黄天锡,兴致勃勃的视察了蓝山驻东莞企业联合党总支,并对该总支的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当即要求家乡组织部门认真总结这一典型经验,在全市加以推介。2010年7月1日,雷建基还参加了中共湖南省委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并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没出路,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
2005年9月,农民工厉绍山拖儿带女来到东莞,找不到打工的门路,眼看孩子就要开学了,学费也没着落。急得寝食难安两口子无意中听老乡说,他们这种情况有个叫雷建基的老乡可帮上忙。 而凑巧这天雷建基正好在他们附近办事,获悉厉绍山的难处后,雷建基主动上门,亲切地说,“在外打工不容易,遇到难题不要急,有困难找家乡的党员嘛!”说着雷建基掏出500元钱,以解他的燃眉之急。接着又借出5万多元帮他办木材加工厂,仅3年其在东莞资产超过400万元。 就这样,一个个陷入困境的蓝山籍农民工通过雷建基和党总支的帮助,有的不仅找到了好工作,有的还成为了打工能人或企业老板。他们仅在东莞市投资金额就超过1.3亿元人民币,创办企业公司91家。总支党员杨晋雄自主创新并到北京申请了“宝贝羚羊”服饰品牌,形成了2个总代理的规模,32家连锁店遍布北京、上海、杭州、东莞等地。 而“没出路,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却成了蓝山籍在东莞务工人员的心声。
2009年2月,在东莞塘厦镇务工的蓝山人李林新,在帮人拆除门楼时发生意外,重伤不治身亡。李林新的儿子找到雇主要求赔偿,多次被雇主以无钱为由拒绝。雷建基获悉情况后,与莞城支部书记李高学一同出面,以党总支的名义与当地政府、社区进行协调,最终为李林新争取到了8.6万元的赔偿款。 6年来,雷建基带领党员们共为蓝山乃至永州南下民工处理调解纠纷、排忧解难近200起,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个人富了不算富,家乡富了才真富!”
在外干出名堂了,雷建基十分牵挂家乡的发展。近几年,在他的带领下总支党员共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50多万元,结对资助贫困学生13对,为汶川等灾区捐赠爱心资金达达8.7万元。他常说,“个人富了不算富,家乡富了才真富!” 时刻关注家乡发展的他,获悉近年家乡不仅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还出台很多优惠政策。于是,他抢抓沿海产业急需转移的机遇,向总支的党员们提出了“为家乡提供一条信息、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方产业、带富一批农民”支持家乡承接产业转移的口号。一时间,总支的党员们各显神通,个个争当家乡承接产业转移的“牵线人”。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下,雷建基与总支党员杨晋雄引进投资8000多万人民币的台湾承阳针织厂落户蓝山。2010年总支党员杨晋雄投资2000余万元,竞得蓝山县城塔峰西路延伸段两侧土地13000多平方米,进行整体房地产开发。在总支一名名流动党员回乡创业的带动和“搭桥”下,投资3.2亿人民币的台湾钻石集团、投资1个亿的香港丽宏毛织厂先后落户蓝山。 据统计,蓝山县近年引进的省外资金和项目中,有40多个项目是通过东莞党总支的党员牵线搭桥的。雷建基也被冠以“产业转移排头兵”的雅号。2007年,他高票当选为蓝山县十五届人大代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7月1日,在北京受奖的雷建基接受记者手机采访时,激动地说,“刚听了胡总书记的报告备受鼓舞,回去后对总支的建设,我要坚决按照‘流动有序、管理有章、异地有家、指导有方、工作有效’的思路,争当流动先锋,树立蓝山人的良好的形象,让党旗更加鲜艳!” 永州新闻网7月4日讯(通讯员 刘素萍 李先志 龙 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