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3255|回复: 0

复阅数期《溯源月刊》感提残笔赋论拙章(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6 22:33:42
来自于: - 江西南昌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先雷而后方是正确的,无须争耳;
“先雷后方”此四字我非常先赞同,赞同的理由不是因为我姓雷,而是我是“雷”的子孙。不但我要赞同,而是雷姓,方姓都要赞同的一个事实。“先雷后方” 此四字我们应该正确理解,若理解歪曲,则误导后世,讹毒千古。
“先雷后方”是说,先有始祖名字叫“雷”的人,后来才有姓方的这个姓。所以说“先雷后方”此“雷”非姓耳乃名焉。说明的是,方姓是名叫雷的人的后裔,因为姜雷封方山得方雷氏,后分为雷、方二姓,这是我们公认的,那先雷后方是不是正确的大家一目了然吗?而我雷姓也是“先雷而雷”前名后姓,也是雷的后裔。但是有各别方氏谱中说“神农八代孙雷,帮助黄帝征伐蚩尤,功封于方山,改雷为方,得姓伊始。”此“雷”非姓而是名,若真“改雷为方”也只是改了名,成为“方”,而雷又姓姜就是“姜方”吗,而又怎么改雷名成了“方”姓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而有的方姓看了“改雷为方”后,又找来不堪一辩的另外方姓老谱序中所说的“姜雷封方山改为方姓”不是改“雷”为“方”,而是改“姜”为“方”的谬论。
正是有人误解了或说是有意歪曲了“先雷后方”先人说的此四字的真蒂,所以方姓有人认为是吃了大亏,找了明知不可立足的论说,来论述雷姓始于方姓,而不是方姓始于雷姓的谬论,有意讹说雷始于方的谬论。
这是决对错的。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方姓为了说雷姓“始于”方姓,搞的两姓宗亲矛盾重重而大开言战。为此邝氏伟南宗亲写了一篇批评性的文章讲述了这一错误观点,二姓氏宗亲才缓和下来。我说持“雷姓‘始于’方姓”这一观点的人都是无知的,是对历史无知的,荒谬,荒谬啊!
所以说“先雷后方”不但是我要赞同的,而是雷姓、方姓都要赞同的。因为我们都是雷的后裔,姜雷是我们共同的始祖。雷姓、方姓都是始于姜雷公方雷氏,并不是雷始于方,也不是方始于雷。“古帝榆罔之子雷,封于方山,后代随以地为姓。”23清楚的写到是“后代”以地为姓。争之荒谬。
在《溯源月刊》第52期31页笔者写到:“其本意明显就是雷姓出自方雷之后。”但请方氏宗亲注意,此中“方雷”不是人的姓名,而是“方雷氏”的氏称,雷姓是方雷氏的后人,而不是各别方氏宗亲所说的姓名是“方雷”的后人。又说“方雷氏是后人对方雷的一种称谓。”但他自己又引《中华方氏全族统谱——方氏起源》中的说姜雷封方山,称为方雷氏。明显是姜雷封方山后为“方雷氏”,何来是后人对其称谓之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矛盾多多,不一一例证。

四:医臣雷公与方明的关系和方雷氏姜雷雷公的世系值得关注;
“方雷氏”因姜雷有功封方山得氏,后世因其名或氏尊姜雷为雷公或方雷公。而医臣雷公也称雷公,关以方雷氏雷公与医臣雷公是祖裔的关系,我在《略论三公》中已经详论。
黄帝一气衍三汶,寻仙访道,“周游以访其道...........方明为御………”24,“黄帝见大隗于具次山,方明为御………”25,方明“负责为黄帝驾御马车”26,登“首山、蓬莱、熊湘、泰山、华山……….”27,“西行岐山,问岐伯,回途中收方雷氏雷公为徙”28,黄帝“与岐伯,雷公论医道,撰之为经典,《素问》、《灵枢》合为《黄帝内经》”29。所以说方明和医臣雷公是同一时期的人。
因为“华夏先祖炎黄二最初并不是两个具体历史人物的专称,而是两个部落集团或其首领的沿袭性称号”30。所以对他们的年代记述也不统一如;“黄帝时代为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050年”31,“黄帝传十世”32,“黄帝传一千二百五十年”33,“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34。“黄帝时代框架,约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前后”35。我们暂不论他们说的黄帝历时年限那个正确,但他们都明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黄帝不是一个人,而是泛称,若是一个人怎么可能活最少的也一百多年。所以说“炎黄二帝.................应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重叠形成的伟大形像...........”36,所以说“黄帝”不是一个人,是几代人的泛称或是黄帝部落几代首领的统称。
通过上述文献资料和考古框架定性来说《中华方氏全族统谱》所说“姜雷生方明,方明生玑。玑,贤良权变,袭父封邑,进辅相卫帝少昊。”是明显错误的:
1):姜雷是打天下时黄帝时代的人物,方明是作《内经》黄帝时代的人物,两者相差百多年37,方明怎么能是姜雷的儿子呢?,
2):按“玑,贤良权变,袭父封邑,进辅相卫帝少昊”说明黄帝部落时代已过,已了少昊部落时代,又按文献有关黄帝历时最少的“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38来算,从姜雷到方玑百余年历三代,若按考古“黄帝时代框架,约在距今6000年至5000年前后”39来算,约千年生三代,试问有人信否?
医臣雷公与方明是同一时期人,他俩都是姜雷的后人,这是明确可信的。那他俩是姜雷的那一代后人?这是我们要讨论研究的。而方明和医臣雷公又是从方雷氏的那一代分支的,而他们是什么世系关系。这也是直得我们两姓共同研究讨论的。

五:正视雷异与方明的世系关系及明确雷异是方雷氏后裔的真实性;
在前一两年台山修的雷氏谱中说:“雷公,生四子,明、允、清、异”; 在2012年重修的《雷氏大成谱》总谱第四卷122页也说“方雷氏雷公生四子,明、允、清、异”。在《溯源月刊》53期31页说:“既然方雷公有第四子,也应该姓方,不应姓雷;如果改姓雷也应载文说明说清楚为什么改姓雷”,并说“雷异这一支系怎么令人信服。”在2012年重修的《雷氏大成谱》总谱第四卷105页说雷公“生三子,明、清、永,生一女:节。明既方明………;清既雷氏始祖号炽,亦为黄帝大臣,精通医道,被称为雷公,…………..”。谬论!谬论!信口开河,无中生有。
1):台山《雷氏重编修族谱》中说:“雷公,生四子,明、允、清、异”这是决对错误的。在方氏谱中说雷公生三子,明、允、清或明、昭、亮二个版本;在我雷氏谱中只有一个版本雷公生子异。雷、方二姓共三个版本记雷公生子情况,但没有一个是说:雷公生四子,明、允、清、异。雷、方二姓对雷公生子异与雷公生三子,明、允、清或明、昭、亮都是独立的,从来没有是说在方姓谱中有雷公生子异或雷姓谱中说雷公生三子,明、允、清或明、昭、亮的记载,在二姓谱中更没有“雷公,生四子,明、允、清、异”的记载,此应是台山雷氏重修而合二姓氏原记载为一体自己加的。
2):方雷公有四子这在迄今方、雷二姓相关资料中是从末发现的。退一步讲,“既然”是 “有”, 异也决不是姓方,因何不是,在本文其它章节中已说的很清楚了,争者无意。
3):对于笔者说:“雷异这一支系怎么令人信服”。为什么不能让人信服,就因为在方氏谱中没有“异”的记载吗?这样对待问题的话,那我也可以说,“明、允、清或明、昭、亮”都无法让人信服,因为在我雷氏谱中没有“明、允、清或明、昭、亮”的记载,只有“异”的记载。雷、方二姓是方雷氏的后人,而为什么在对待一个问题上,总要以自己的思想为中心,总以自己的观点为标准呢?这就是方贵应方氏宗亲在《溯源月刊》中说的“唯我独尊”的典型。
4):在2012年重修的《雷氏大成谱》总谱第四卷122页也说方雷氏雷公生四子,明、允、清、异。这明显是以台山《雷氏重编修族谱》为蓝本而为之。并又在105页说雷公“生三子,明、清、永,生一女:节。明既方明………;清既雷氏始祖号炽,亦为黄帝大臣,精通医道,被称为雷公,…………..”。我查了许多文献资料和雷、方二姓谱料,此又是笔者自己的思想观点,“唯我独尊”的第一手资料,前无来者,但可能后有讹者。此笔者为心所欲,随笔为之,谱系怎能昭宗,谱章怎能明源。
5):通过以上可知,方明与雷异都是方雷氏的后裔是不可争论的。按雷、方二姓谱系他们都是雷公的后人,而非亲兄弟关系。
6):方氏说公妣“陈氏,生三子”,而雷氏说公妣“依氏,生一子”。这说明此二姓所记载的“雷公”是二人,而非一人。而此二人都是方雷氏氏族的后人,而“雷公”应是方雷氏氏族某一阶段的一个通称。所以“雷公”实为二人,故方、雷二姓依通称而记为“雷公”,所以方明、雷异与方雷氏的世系关系值得二姓共同探讨研究,只有二人的世系关系明了了,那他俩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5-23 20:10 , 处理时间:0.077161秒, 21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