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6575|回复: 1

氏族例第八【案此篇永乐大典全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8 17:11:13
来自于: - 四川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氏族例第八【案此篇永乐大典全阙】
/雷氏溯源学习交流微信群
20181203)
   说明:雷氏溯源学习交流微信群人在求源的过程中,在国学大师找到了《氏族例第八》这篇文章,感觉对溯源有帮助,于是句读并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及少数句子进行尾注与大家共享,但在读句过程中,发现《氏族例第八》是将《春秋左传正义》不同卷的内容进行摘抄揉捏而成,觉得价值不大,欲想放弃分享,但《氏族例第八》涉及到十几个人物,无数件大事,不读《左传》《战国策》是很难将此文弄明白,思考过后,还是觉得分享给雷氏溯源兴趣者为好。
   一、图片资料(来源:国学大师,春秋释例   杜预
http://www.guoxuedashi.com/SiKuQuanShu/1506c/
a1.png
a2.png

   二、文字
   氏族例第八【案此篇永樂大典全闕】
     釋例曰别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謂之族子孫繁衍枝布葉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萬姓[]【隱八年正義引釋例】尋按春秋諸氏族之稱甚多參差而先儒皆以為例欲托之于外赴則患有人身自來者例不可合因以僻陋未賜族為說弑君不書族者四事州吁無知不稱公子公孫賈氏以為弑君取國故以國言之按公子商人亦弑君取國而獨稱公子宋督賈氏以為督有無君之心故去氏按傳自以先書弑君見義不在于氏也宋萬賈氏以為未賜族按傳稱南宫長萬則為巳氏南宫不得為未賜族也執殺大夫不書族者二事楚殺得臣與宜申賈氏皆以為陋按楚殺大夫公子側大夫成熊之等六七人皆稱氏族無為獨于此二人陋也欲以為通例則有若此之錯欲以為無義例則傳曰嘉之故不名書曰仲孫嘉之書曰崔氏非其罪翬溺帥師皆曰疾之稱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尊晉罪巳之文炳然著明以此推之知亦非仲尼所遺也斯蓋非史策舊法故無凡例當時諸國以意而赴其或自來聘使者辭有詳略仲尼修春秋因采以示義義之所起則刊而定正之否則即因而示之不皆刊正也故蔡人嘉赴而經從稱季傳曰蔡人嘉之書崔氏傳亦曰且告以族明皆從其本也書司馬華孫來盟亦無他比知非大例也然則總而推之春秋之義諸侯之卿當以名氏備書于經其加貶損則直稱人若有襃異則或稱官或但稱氏若内卿有貶則特稱名文不言魯人故異于外也若夫襃無貶傳所不發者則皆就舊文或未賜族或時有詳略也推尋經文自莊公以上諸弑君者皆不書氏閔公以下皆書氏亦足以明時史之異同非仲尼所皆刊也【隱四年正義引釋例】舊說以為大夫有功德者則生賜族非也至于鄭祭仲為祭封人後升為卿經書祭仲以生賜族者檢傳既無同華氏之文則祭者是仲之舊氏也【隱八年正義引釋例】傳云公子遂如齊逆女尊君命也遂以夫人婦姜至自齊尊夫人也叔孫僑如逆女則往曰稱族還曰舍族然則公子公孫繫公之常言非族也【宣元年正義引釋例】禍福不告則不書然則國之大事見告則皆承告而書貴賤各以所告為文也福莫大于享國有家禍莫甚于骨肉相殘故公子取國及為亂見殺者亦皆書之不必繫于為卿故子糾意恢以公子見書于經也【莊九年正義引釋例】
   三、句读
氏族例第八【案此篇永乐大典全阙】
   《释例》曰:“别而称之谓之氏,合而言之谓之族,子孙繁衍,枝布叶分,始承其本,末取其别,故其流至于百姓万姓。”【一】【隐八年正义引释例】“寻按《春秋》诸氏族之称,甚多参差,而先儒皆以为例。欲托之于外赴,则患有人身自来者,例不可合,因以僻陋未赐族为说。弑君不书族者四事。州吁、无知,不称公子、公孙,贾氏以为弑君取国,故以国言之。按公子商人亦弑君取国,而独称公子宋督,贾氏以为督有无君之心,故去氏。按传自以先书弑君见义,不在于氏也。宋万,贾氏以为未赐族。按传称南宫长万,则为巳氏南宫,不得为未赐族也。执杀大夫不书族者二事,楚杀得臣与宜申、贾氏皆以为陋。按楚杀大夫公子侧、大夫成熊之等六七人,皆称氏族,无为独于此二人陋也。欲以为通例,则有若此之错。欲以为无义例,则传‘嘉之,故不名’‘书曰仲孙,嘉之’‘书曰崔氏,非其罪’‘翬、溺帅师,皆曰疾之’‘称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尊晋罪巳之文’炳然着明。以此推之,知亦非仲尼所遗也。斯盖非史策旧法,故无凡例。当时诸国,以意而赴,其或自来聘使者,辞有详略。仲尼修《春秋》因采以示义。义之所起,则刊而定正之;否则即因而示之,不皆刊正也。故蔡人嘉赴,而经从称季。传曰:蔡人嘉之,书崔氏。传亦曰:且告以族,明皆从其本也。书司马华孙来盟,亦无他比,知非大例也。然则总而推之,《春秋》之义,诸侯之卿,当以名氏备书于经。其加贬损,则直称人。若有襃异,则或称官,或但称氏。若内卿有贬,则特称名,文不言鲁人,故异于外也。若夫襃无贬,传所不发者,则皆就旧文,或未赐族,或时有详略也。推寻经文,自庄公以上,诸弑君者皆不书氏,闵公以下皆书氏,亦足以明时史之异同,非仲尼所皆刊也。”【隐四年正义引释例】“旧说以为大夫有功德者,则生赐族,非也。至于郑祭仲为祭封人,后升为卿,经书‘祭仲以生赐族’者,检传既无同华氏之文,则祭者是仲之旧氏也”【隐八年正义引释例】“传云‘公子遂如齐逆女。尊君命也。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尊夫人也’叔孙侨如十一逆女,则往曰称族,还曰舍族。然则公子、公孙,系公之常言,非族也”【宣元年正义引释例】“祸福不告则不书,然则国之大事见告,则皆承告而书,贵贱各以所告为文也。福莫大于享国有家,祸莫甚于骨肉相残。故公子取国及为乱见杀者,亦皆书之。不必系于为卿,故子纠十二、意恢十三以公子见书于经也。”【庄九年正义引释例】
   四、释注
   【一】别而称之谓之氏……故其流至于百姓万姓。此段的核心意思是说自有百姓万姓,未必皆君赐。
   【二】州吁:(?―公元前719年),姬姓,卫氏,名州吁,卫庄公之子,卫桓公异母弟,卫国第14任国君。公元前719年,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史称卫前废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成功的公子。
   【三】无知:(?—公元前685年),姜姓,吕氏,名无知,齐前庄公之孙,夷仲年之子,齐僖公的侄子,齐襄公和齐桓公的堂兄弟,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联合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史称齐前废公。公孙无知死后,齐桓公回国即位。
   【四】宋督:(?—公元前682年),子姓,华氏,字华父,名督,故称华父督,宋戴公之孙,好父说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太宰(宰相),位及 “六卿”之首,是当时宋国很有势力的大贵族。后代子孙世掌宋国政权达二百多年。
   【五】南宫长万:(?-公元前682年),亦作南宫万,春秋时期宋国将领。公元前682年,南宫长万因怒弑杀国君宋闵公,随后发动政变,杀害大夫仇牧和太宰华督,拥立公子游为君,史称宋前废公。
   【六】宜申:(?-前617年):芈姓,斗氏,名宜申,字子西,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楚国司马。
   【七】公子侧:(?-公元前575年),芈姓,熊氏,名侧,字子反,楚穆王之子,楚庄王之弟,楚共王的叔父,春秋时期楚国司马。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邲之战大败晋军。楚共王十六年,因贪酒误事,贻误战机,引咎自杀。
   【八】翬:春秋时鲁国大夫。字羽父。
   【九】祭仲:(?—公元前682年),字仲,又称祭仲,郑国祭邑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谋略家。他在郑庄公在位时出任大夫,郑庄公逝世后,他先后扶立郑庄公的四个儿子为国君(即郑昭公、郑厉公、郑子亹和郑子婴),掌管郑国政权数十年。
   【十】公子遂如齐逆女:公子到齐国迎接齐女。
   【十一】叔孙侨如:姬姓,叔孙氏,名侨如。春秋时期鲁国大臣,叔孙庄公长子。
   【十二】子纠:(?—前685)春秋时齐国人。齐襄公之弟,齐桓公之兄。
   【十三】意恢:莒国公子,被公子铎和蒲余侯合谋而杀害。
参考文献
(春秋)左丘明撰,()杜预,()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11 21:50 , 处理时间:0.155247秒, 42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