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991|回复: 0

我的父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5 14:38:05
来自于: 来自手机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父亲
          
                   雷云鹏

        1931年,我的父亲在蒲家山出生,当时,我的爷爷在天水洋火厂上班,工作显赫,门第兴望。婆婆在家,青春年少,安稳度日。节假之日,爷爷从天水回来,街坊邻居,兄弟姐妹都来看望拉家常,问长问短,其乐融融。爷爷将随身携带的火柴,给全村各家各户都分送过去,全村老少,无不感念其德。那时家中有薄田数亩,我家是四房,与五爷一家共同生活,妯娌和睦相处,生活尚能过得去。常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亲8岁那年,我的爷爷在天水洋火厂经理位置上不幸少亡,归葬故里。从此,家道日渐衰落,生活慢慢变得拮据不堪。父亲兄弟二人,孤独无依,婆婆青春守寡,红颜命薄。直到父亲14岁那年,当时民国政府抓丁,分配川陈阳坡陈家一兵员,陈家家道富裕,不愿儿子去当兵,就出钱卖,父亲为了改变自家命运,就自告奋勇,抢先买下了兵员名额,成了天水骑兵军官学校的一员。
        马跑泉骑兵军官学校, 原为黄埔军校的一个系科。早在南京就设有骑校, 全称为“ 中央陆军骑兵军官学校” , 曾一度停办。 1936年中央军校内设“ 中央陆军骑兵军官教育班” , 由中央军校骑兵科科长胡竞先任班主任( 胡为黄埔四期学生, 曾留学日本. 回国后任过国民党骑兵1 旅少将旅长等职)“ 七七”事变后, 日本人轰炸南京, 黄埔军校疏散到武汉重庆铜梁一带。 “ 骑教班” 迁到洛阳又转到庙台子后, 上报蒋介石,蒋回电批评, 说庙台子是山沟沟. 骑校建在那里, 将来怎能发展? 于是“ 骑教班" 辗转迁到兰州,但在兰州时间不长, 由于驻兰191 师师长杨德亮和胡竞先不断发生磨擦, “ 骑教班” 遂于1 9 3 8 年阴历9 月13 日迁天水马跑泉。当时有几十名官佐, 两个练习连, 一个通讯排, 有乘骑3 0 余匹, 军佐、士兵5 0 余人,班部就驻在“ 渗经寺( 现在的马跑泉小学),“ 骑教班” 来到天水数月后, 开办了一个军士队和一个军官训练班, 随即奉命改为“陆军骑兵军官学校筹备处” , 设练习团( 内有六个连, 一个通讯排) , 另有一个战术班、马术班。1 9 3 9 年底, “陆军骑兵军官学校” 正式立.蒋介石兼任校长, 胡竞先为教育长, 胡实际负责全校事务。1945年夏天,蒋介石视察西北到天水后,检阅骑兵学校,随行有白崇禧、钱大钧、罗卓英、俞济时、方先觉等大员。同受检阅的还有驻扎天水的青年军206师617团,被命令从驻地急行军至骑校,可见对骑校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1945年后,蒋介石不再兼任骑校校长, 胡竞先职级双升, 为中将校长, 案蠢为教育长( 少将),1949年7 月, 天水战事吃紧,胡竞先率原骑校本部及新编骑兵,由天水辗转兰州、张掖至酒泉。时西北行辕代长官陶峙岳见大势已去,领衔将官联名通电起义。胡竞先与西北行辕副长官兼参谋长刘任乘飞机,由酒泉仓惶逃至重庆见蒋介石,回报西北战况,蒋命其速去台湾。胡竞先乘飞机逃跑后,粟鼎代表骑校在起义协议上签字。
        父亲在军校马术班任职,他为人豪爽,喜结朋友,和他一起最要好的朋友有天水社棠李家渠的李富生,清水磨石嘴的倪德生,三人义气相投,桃园结义,在后来的年月里,还互相走动,互相帮助。我小的时候,父亲带我去过他们的家里。1968年我家迁移到清水县落户时,第一站就是投靠在清水的这位朋友家歇缓的。常听父亲说他这个朋友为人憨厚老实,人高马大的,就是不太灵巧,马术班训练,个子小的能得心应手,上下自如,他高个头倒笨手笨脚,常被摔下马来,惹得大家看他笑话。当时的天水骑校,教室内悬挂孙中山、蒋介石、的肖像及国父遗嘱、国民党誓词、国旗、国歌、军人读训、党员守则等,可谓军纪严明,军令如山。父亲犹记得当年的校歌:“我们是骑兵学校的干部和员生,改造骑兵责在身,求学术,励品行,铲除一切恶习,焕发新精神,练成铁骑,担负时代使命,沙场去纵横,灭倭奴,雪国耻,慰领袖,报国恩,河山恢复,我们的任务乃完成,你看!我们的奔腾,你听!我们的蹄声,这是复兴国家,巩固国防的新国魂。”
      这是胡竞先亲手写的校歌,并修订骑兵操典,编辑学员训练教程、并将他从日本骑兵专科学校带回的教材译为中文,编写成册作为教材。召集骑校黄埔六、七两期毕业的教官,亲自为他们讲授骑兵战术与马术的课程,事无巨细,从学员的枪械保养、战马的爱护,至骑术、骑兵战术无不过问。此前,中国骑兵分属各系军阀,陋习甚多,贪鄙成风。胡竞先心系抗战,肩负培养现代骑兵军官,更注重对学员品格操守的要求,灌输三民主义思想,教育学员莫忘国耻,爱国、舍身。在骑校内部展开,除旧弊、蔚新风活动。禁止学员沾染赌博、酗酒、抽鸦片等不良习气。要求教职官长无论上下必须戒除贪污、纳妾等陈规陋习。做到了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尽管军纪严明,但在当地老百姓中的形象还是匪气十足,无人敢惹。父亲是贫苦人家出身,想要趾高气扬,毕竟底气不足,所以也不敢惹事。但和他同时入伍的人中,也不乏少爷公子。邻村李川就有一位叫李芳的少爷,自入伍就心猿意马,吃不得苦,总想回家。有一天军校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军校吹号紧急集合,门上加了岗哨,操场上戒备森严,大家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摸不着头。在紧张的等待中,只见胡校长陪同一位军官向操场走来,来客个子高大,身材愧伟,一身空军军服,更加显得英姿勃发。在胡校长简短的训话后,父亲被点名叫走。在会客室,来人亲切的拉住父亲的手,说起家常话,父亲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原来,这位不速之客叫李孝白,李川人,和父亲是同乡,早年在国民党重庆航校学习,成级优异,军方来军校选拔人才,执行特殊任务,他从三千多人中脱颖而出。据说当时执行的任务是去炸洛阳桥(当时洛阳被日军占领),在完成任务的归途中,飞机失事,他跳伞得救,后来宋美龄亲自给他挂了奖章,并升了他的职。这次他来军校是受家乡父老的委托,想把那个叫李芳的少爷带走。试想胡竞先是何等样人物,能亲次接见他也说明了来客的不一般吧!这件事发生在解放前,我听说这件事是在八十年代,父亲有一次在去云山镇的路上歇缓,碰到昔日的李孝白,两人说起这些往事,都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我那时太小,可能就是七、八岁的样子,只记得个别情节。后听说李孝白来军校的目的就是要带走李芳少爷,但他还是没有明说,会客结束后,李芳说送送客人就回来,二人出了校门后,李芳便随来人一溜烟跑了,此后杳无踪迹。在解放大军的炮声中,重庆航校迁往台湾,部分人员被迫解散,李孝白在解放前夕回了老家。老家也不是安乐窝,在后来的运动中,李孝白被抓进监狱,坐了十年牢才被放回,这时已是人老背驼,昔日的风彩早已荡然无存,但他高大的身骨上,脖子格外长,有人说是古雁身形,所以能当飞行员,于八十年代离开人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4 22:59 , 处理时间:0.146188秒, 36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