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查看: 909|回复: 0

峪口探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5 18:59:15
来自于: 来自手机 - 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蒲家山生活了大半辈子,做为一个雷家人,却不知道自己的先祖在哪里,从何而来。几年前的一个清明节,受一位友人的邀请,我不避路途的遥远,骑上摩托专门去了趟三阳川石佛镇峪口村的黑爷庙。这里是雷家人最为兴望发达的地方,川道开阔,粮田肥沃,人家参差。九龙峪口,地势显要,烟井万家。想到自己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来此地寻根问祖,我不襟心潮起伏。这里是渭河与葫芦河两河交汇之处,也是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两龙阴阳交尾,演绎伟大爱情的地方。​
       黑爷庙坐落在村后的土岗上,几株虬劲的古柏苍翠挺拔,直立在庙院前后。周围的花卉,次第开放,争奇斗艳。庙院的布局是前殿后宫形式​,正殿是黑爷神像,黑爷身着绿色官袍,头戴官帽,目光如炬,明亮有神,面色黧黑,威武雄壮。据记载这位黑爷是西晋时期官至宰相的秦州名人雷王保。后边是老母宫,供奉的是雷王保的父母雷重华和高氏两位神像。另外还建有抱厦、山神庙和一些办公建筑设施。抱厦内悬挂有国学大师霍松林先生,原市文联主席程凯先生等所题匾联。院中有一块高大石碑,记载了太始祖生平传略。
     从管事那里借来家谱细看,透过历史烟云,一些显为人知的往事一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  黑爷庙几毁几修,历代都有修建。最早是雷王保第九代孙时明、时清、时惠、时智定居秦州北三阳川峪口(大约随朝)​后,遥望卦台,追远怀古之情油然而生。面对安身立命与生存抗争局面,祈求先祖在天之灵的护佑,随与族人商议,在村东高地立先祖牌位供奉。因当时生计艰难,实无建庙之力,只有堆石为标。大唐盛世时才有一间厦房为家庙,后经匪患焚毁,一直到明朝才大兴土木建成家庙,家庙建有老母宫、大殿、山神庙、山门、戏楼等。这样一个相当规模的家庙,不料在同治七年被乱军所毁。
        第三次修建是在断碑残垣的废墟上建的,这时已是晚清时期,一直延续到文革十年动乱时又被夷为平地。第四次修建已是改革开放时,经两次大修才建成如今规模。据《光绪​重纂礼县新志》及峪口《雷氏家谱》记载:
       晋雷王保(公元304——404)​.秦州城东人,夫太祖公讳重华,世居秦州,赐尚书左仆射,娶妻高氏,封三品太淑夫人,合葬于礼县蔡华山。高氏梦吞金象有娠,于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五月十一日生长子王保,生时祥云满庭,屏香馥郁。王保幼而聪慧,过目成诵,文武皆通。成康元年举孝廉仕历襄、耀、瀛等州刺使,后升任西蜀南路利转运司使,办事廉明公正,能为百姓解忧,所到之处,称颂为“神明之君”孝武帝太元(公元380年)特晋升为金光紫绿大夫,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位列朝班,职同宰相。太元年(公元381年)毅然辞官归里,四处漫游,最后抵达陇南西和州白石镇,駐足西峰青岩洞修道。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三月初八日升仙享年百岁。
       黑爷雷王保弃官归隐,修成正果,成为道教历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雷家黑爷被奉为祈雨之神,死后又为百姓禳病消灾,排忧解难。后因显灵助官府平蛮夷,保境安民​有功,南宋度宗咸淳六年被敕封黑池龙王,齐天显圣崇宁广福乾元宣列盖国大帝,永镇秦州。又据乡老传说,该神实为秦州巡察方神,辖地东起马跑泉,南至礼县,西到固城,北达牛蹄湾。
        雷王保又是一代名医,对医学有独到之处,十几​岁开始,便凭高明的医术济世活人。退隐修道后,更是钻研医药,著书立说,悬壶济世,一方百姓,有口皆碑。  在亲朋的介绍下,我从管事那里得到了保存完整的《雷氏家谱》,这引起我及大的兴趣。民俗研究在当今方兴未艾,寻根溯源也成为一种中华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方式。《雷氏家谱》共四卷本,古线装竖排版,有清光绪巩昌府等字样。从西晋第一代秦州雷氏雷重华,第二代雷王保写起,一直延续到今第五十五代。最后我着重寻找有关我们蒲山雷氏的记载,但都没有找到。只简单的提到在光绪末年,有一支去了秦安,我想,这大概就是说的我们这支吧!
      《雷氏家谱》​第一卷开头是诗文,记载了当时家谱的编辑过程和当时文人雅士的交集,诗都很优美,可惜我都没记住。希望我以后能再见到一次,誊录出来,供大家鉴赏。查看《雷氏家谱》,让我感慨良多,家谱因始祖的传奇人生而成为千古绝唱。始祖开家族文明先河,使绵亘一千六百八十余年的沧桑岁月,充满神奇古韵,仰望丰碑,高山仰止。先祖的脚步随黄河一路走来,逐渐迁移至陇西、临洮,宁夏等地,足迹沉重。每走出一步,都隽刻着世事沧桑,人际悲欢。我们的祖先崇文尚礼,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弃恶扬善,他们的恩泽如阳光雨露养育着一代代后裔。
        日暮绕道从秦安城里而归,一路高速,来不急看周边的风景,身影早就隐进夜色中,回到家时将近子夜。但我的神思一直留在三阳古庙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雷氏家园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4 22:51 , 处理时间:0.158464秒, 36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