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振英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雷振英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 065000) [摘 要] 自一九八二年开创的井中声波方法研究工作已走过二十五
年的成长历程,在承担“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国家、
部和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负责完成了国家攻关项目一项,部攻关
项目三项,部重点项目三项,市场项目九项。获得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一项;三等奖一项;获院优秀科技成果特别奖一等奖一项。在负责完
成的科研成果中,取得七项重要成果,一项填补国内空白;二项属国
内首创;四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井中声波方法技术在国内处于领
先地位。展望未来,作者认为井中声波法在金属矿、油气勘探和开发
中尚有独到的功能可以发挥,诸如定位、定形和定量勘查深部隐伏矿,
并具有立体找矿、参与储量计算的潜力;在油气田开发阶段,用于油
气藏圈定和描述、二次和三次采油动态监测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其工
作的领域与前景是广阔的。为此特强调提出,要继续加强全井下声波
震源和井下多元接收阵列数字化传输系统的研制及声波多波多参量层析
成像(CT)的研究,逐渐形成一套集探测、监测和驱油于一体的深井
声波技术系统。
[关键词] 井中声波法 层析成像 国内首创 动态监测 多元接收
阵列
0 前 言
雷振英,一九三九年出生,湖南省临湘市人。原任国土资源部地
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现代地质工程发
展研究中心工程检测部主任。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任中
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地下
地震声波法学科带头人。一九六四年~一九七一年,从事地震电效应
法、电磁法研究,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八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
脉冲电磁仪,为时间域电磁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九八一年负责组
建地下物探声波法研究组,开创井中地震声波方法研究及仪器研究。
在承担“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国家、部和院重点科技
2
攻关项目中,负责完成了国家攻关项目一项,部攻关项目三项,部重 点项目三项,市场项目九项。获得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
项;获院优秀科技成果特别奖一等奖一项。在任工程中心四部主任期
间,主持工程中检测部求新发展工作中,取得市场项目重要成果,声
波方法研究项目组创收数百万元;地震和测井方法研究项目组创收贰
百余万元。开创地下地震声波法以来,自觉奉献,顽强拼搏,负责完
成的科研成果中,一项填补国内空白;二项属国内首创;四项达国际
先进水平。在取得的七项重要成果中,负责完成的国家“七五”重点
科技攻关项目“井中声波透视法研究”填补了我国金属矿普查勘探井
中物探应用的空白,率先试验成功“地井多方位测量和井中 CT 处理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井中物探新方法新技术
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负责研制的“DST-2 井中声波探测系统”填
补了国内小口径井中电火花震源的空白,属国内首创。“八五”部攻
关课题《钻孔声波 CT 研究》在国内处领先水平。一九九二年组织“DST -3 油气田井间声波探测研究”获得成功,系统中井下声波震源又为
国内首创,取得大跨距深部油层井间 CT 图和井下声波解堵采油增产
的明显效果。使井中声波 CT 方法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一九九四年负责中国地质勘探技术研究院重点科技项目《油气田
井间声波探测系统及方法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与大港油田集团钻
采工艺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大港油田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井间地震声
波层折成像技术应用研究》,从而开创了我国井中声波 CT 技术应用于
油气田勘查和开发的新局面。
1 获得的荣誉证书
(1)为表彰在促进地质科技进步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特颁发
《井中声波透视法研究》二等奖证书,以资鼓励。--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质矿产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2)一九九三年荣获《井中声波透视法研究》(第一完成人)国
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
九九三年八月;
(3)一九九三年荣获《河北蔡家营铅锌银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特征及模式研究》(第九完成人)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中华
3
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九三年九月;
(4)为了表彰为发展我国地质科技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决
定从一九九三年十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日;(5)为表彰对中国当代经济建设和世界有关领域所做出的突出
贡献,特向您颁发“当代世界名人” 荣誉证书,以示纪念。--世界
文库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5 (6)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获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优秀成果特别奖
一等奖;
(7)雷振英同志:被评为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六年度物化探研
究所优秀共产党员,特发此证,以资鼓励。—中国共产党地质矿产部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委员会,一九九六年六月;
(8)雷振英同志:在地质矿产部“八五” 科技工作中有突出贡
献,特颁发先进个人荣誉证书,以资鼓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
产部,一九九七年四月;
(9)一九九九年获得由“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主持的
“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評审委员会”颁发的二项“世界华人重
6 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其中一项为《寻找隐伏矿的井中物探方法技
术研究》;另一项为《井中声波透视法研究》)。 2 科学技术研究成就入选录
(1)一九九四年二月入选《中国地质矿业家列傳》——新华出
7
版社;
(2)一九九四年七月入选《中国当代地球科学家大辞典》——
气象出版社;
(3)一九九五年三月入选《当代世界名人傳(中国卷)》——中
国时代文艺出版社,香港世界文库出版社;
(4)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国地质矿产报(第 1995 号)
《我国声波透视解堵采油首试成功》:记者俆志军报道:近日,冀东
大地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冀东油田停产两个多月的不产油井高
104—5 井在做完井间声波透视后,不仅使试验人员取得了较好的油田
井间声波层析成像资料,而且还使该井起死回生,重新运作。
这是我国首次采用井下大功率液电冲击波解堵所取得的喜人成
果,也是我国声波技术在油田勘探和开发应用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DST—3 型井间声波透视系统,是由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教授级高
级工程师雷振英等在原有 DST—2 型井间声波探测系统的基础上,经
过近三年的科研攻关而研制成功的。该声波透视系统主要用于油田井
间层析成像,包括研究井间采油层的空间详细结构,圈定油层的位置
和含油气砂体的形态,描述油储量,尤其是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状况,
并可对采油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因此,它又被誉为油井“神探”。更
8
令人欣喜的是,“神探”在透视的同时,还能对油层进行解堵,从而
提高了采油量。
试验是在高 104—5 井不同井深 6 个点上布置了发射声波,并在
200 米外的另一口井中接收,结果所获得的深部油层的井间声波 CT
图的解释结果与地质剖面基本相符。令人振奋的是,高 104—5 井经
过 5 个小时的井下声振动后,井口神奇般地出现原油外溢现象,且外
溢逐渐增强,仅 10 个小时,就外溢原油 2 吨多。
9
有关专家评价认为,井间声波透视系统是一项成本低、效率高、
工作简便且有发展前景的油田物理解堵技术。
(5)一九九八年八月入选《中国专家大辞典》(第一卷)》——
中国文联库出版社;
(6)一九九八年十月在《香港文汇报》上专版公告雷振英主持
的科研项目《井中声波透视法研究》和《寻找隐伏矿的井中物探方法
技术研究》为(1990——1997)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入选《世
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公报》,一九九八年——国际经济评价(香
港)中心,香港文汇报社,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評审委员会; (7)一九九九年三月入选《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第二
集),特授予雷振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中国国际名人学术研
究中心、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世界文化名人辞海编辑部、世界
学术文库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