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雷氏网

 找回密码
 加入雷氏家园

微信扫码,快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姓氏研究专著《中华雷氏姓源考》公开发行 ◆雷氏宗亲网文章发布指南 ◆致关注我(本站小编)的宗亲的一封公开信
中华雷氏网 雷氏门户 雷氏起源 查看内容

雷姓是鄱阳古老姓氏之一

2011-8-22 12:15| 发布者: 雷伟泽| 查看: 11329| 评论: 8|原作者: 雷伟泽转载

摘要: 雷姓是鄱阳古老姓氏之一 2011-03-25 17:35:21|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鄱阳置县已二千二百三十二年,鄱阳历史悠久,鄱阳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二千二百余年前,鄱阳大地上居住着哪些姓氏? ...

               

                          雷姓是鄱阳古老姓氏之一  

2011-03-25 17:35:21|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鄱阳置县已二千二百三十二年,鄱阳历史悠久,鄱阳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二千二百余年前,鄱阳大地上居住着哪些姓氏?哪些姓氏是鄱阳古老姓氏?人们常常乐于思考、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哪些姓氏是鄱阳的古老姓氏?县谱牒研究会一行二人,带着这个问题,特访了鄱阳二千二百余年前的古县城——古县渡。

十二月上旬,我们在古县渡镇文化站站长王益林的陪同下,来到了古县渡前山雷家村。前山村的雷顺美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雷顺美老人如数家珍地给我们讲述了他们雷氏家族的雷氏源流、世系及雷氏分布情况。随后将珍藏的前山《雷氏宗谱》给我们翻阅、拍照。接着又陪同我们去瞻仰了雷氏三公墓。雷氏三公墓,是雷氏第廿四世雷震、五十九世雷义、六十四世雷焕的墓。三公墓是由江西省谱牒研究会雷氏文化研究工作委员会于二零零六年,由鄱阳、南昌宗亲提议,香港宗亲雷为有先生及全国各地宗亲捐资,在离三公墓原址不远的蜈蚣山水库岸边山地重修的。

此行,我们对雷氏家族有了全新的了解。

一 雷氏`居住鄱阳始于西周

雷氏文化源远流长。雷姓根基源自炎帝,上古远祖方雷公系炎帝神农之九世孙、至周朝初年,雷震公系方雷氏雷公之廿四世孙,因兴周灭纣有功,受封豫章侯。约于公元前976年前后,雷震从冯翊郡(今陕西省大荔县)长安县斗门镇南迁豫章。后雷震卒于任上,享年42岁,雷震死后葬鄱阳新兴乡(今古县渡乡)蜈蚣山先锋凹,其子孙遂居鄱阳大雷岗、

雷震在西周时受封豫章侯,因鄱阳隶属豫章,故雷震死后在属地之内,在鄱阳择地而葬。雷震娶吕后,生子三:声、渐、辑。长子声因来鄱阳祭父时,“见二山高耸,箕下平原,乃陟居于是,遂名曰:大雷岗。”由此可知,雷氏在雷声时就开始居鄱阳,故鄱阳雷氏始于西周。雷氏家谱中,雷氏后裔雷炳文在乾隆四十八年撰写的《前山雷氏重修家谱序》中说:“ 以我雷氏自周秦以来世居鄱阳,与吴、陶、彭为四大古姓,既而发越丰城,蕃衍巴蜀,涉及寰区千支万派。”       、

雷氏自西周起居鄱阳,雷氏乃鄱阳古老姓氏之一、。

二 雷义是有文字记载的鄱阳古代名人

雷姓从西周到秦时虽不显于史,但雷姓迁居于楚汉之后,且不断繁衍播迁。自东汉雷义居大雷岗到晋时雷焕居小雷岗,且形成了江西境内的一大望族,史称“豫章望”。     雷氏宗谱《前山雷氏重修家谱》载:雷氏“传至汉尚书义公於投簪解组之后,隐住於大雷岗,鄱之有雷氏自公始也。”《上乡衙族谱源流序》也说:“历世久远迨,汉仲公以德行显於鄱阳居大雷岗。”《后汉书》载:“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中国名人大词典》亦载有:“雷义、东汉,豫章鄱阳人。”雷义是有文字记载的居鄱阳的古代名人。    

雷义者,雷氏第五十九世孙,鄱阳人,生卒年不详。据《前山雷氏重修宗谱》中的“   义公传略”中说:“讳义,鄱阳人。初为郡里功曹,尝举善,人不仗其功;尝济人死罪者,后以金谢之,不受。金主伺公不在,默头承尘上,后辑屋乃得金。金主巳死,公以付县曹。”传略中还叙述了雷义德才兼备,被地方官举为孝廉方正,拜尚书侍郎。后有一位同事郎触犯刑律,雷义上表,揽为己之罪过。另一位同事郎知其仗义代人受过,立即上表免去自己的官职,为雷义赎罪,而后雷义被撤职返乡。雷义归家不久,又被地方官举为茂才,雷义请求让给同郡好友陈重。刺史不准,雷义即遂装疯,日夜不归。后被三府(汉代有太尉、司徒、司空设立的府署,合称三府)得知,将其二人一并上报京都,二人皆受官。于是乡里民间流传“胶漆谓坚,不如雷与陈。”“如胶似膝”的典故即源于此。后雷义又被外调为南顿(河南项城县西)令,不久殁于任上。、

三 雷氏是鄱阳古代名门望族

清宝文阁侍制朝仪大夫章衡撰写的《雷氏族谱序》云:“雷姓出于雷公之后,子孙因以为氏。自三代以来,其为名族也久矣。秦汉之时,其间四布不可胜纪。传至唐太宗诏天下修葺谱系,合一百九十三姓,三千六百一家,而雷氏首称焉。自汉有义公,晋有焕公,五代有次宗,唐有万春……。”

雷氏南迁后,不断繁衍播迁。雷义、雷焕的后代在晋时形成了鄱阳,乃至江西境内的一大望族。后雷氏继续不断向南、北方扩散,遍布全国。其中雷焕后裔发展最快,雷焕后裔中,有一支返迁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后又发展成当地一大名门望族。

雷焕者,东晋时人,雷氏第六十四代孙。雷焕出生于鄱阳古县渡小雷岗,生于东吴赤乌四年(公元242年),殁于西晋大安二年(公元303年)。是江西丰城县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丰城县令。雷焕治政有方,施仁政,废霸道,谦和待百姓,廉洁抚百姓,宽厚感百姓,深受百姓爱戴。

雷焕善星历卜占,是位天文学家。传武帝时,斗牛(星名)间常有紫气。雷焕观乾象,知丰城有宝剑。司空张华即补雷焕为丰城令。在丰城牢狱地基下,果然挖得两剑,一曰“ 龙泉”,二曰“大阿”。唐初王勃作《滕王阁序》时写下的千古绝唱:“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则是源于雷焕挖宝剑之典故。雷焕殁后,归葬故里鄱阳小雷岗翁港山。

前山雷氏支在鄱阳古县渡五里许,是雷焕祖下廿七世宜公(即谱中称千七公者)自小雷岗迁居,其地大名叫石头村(旧县志称翁港村)。
2

难过
7

高兴
1

感动

愤怒

搞笑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雷嗣俊 2015-12-21 15:13
宁静のの致远: 西晋雷公讳焕,字孔章,怎么成了东晋时人,却又殁于西晋大安(303),,,,,,什么乱七八糟的编年史!!??? ...
谱上记载焕公生于东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殁于西晋太安2年(公元303年),西晋司空张华派焕公任丰城令倔剑,史籍晋书中有记载。由此可见,司空丞相张华是西晋人,焕公理当是西晋人,这点无需质疑。
引用 雷勇标1 2012-3-31 04:33
我是鄱阳柳林雷家的.
引用 雷云彬 2012-2-1 13:27
引用 雷云彬 2012-2-1 13:24
呵呵,支持!
引用 雷旭 2011-10-28 13:02
丰城雷坊村的焕公像上的年代也不一定是对的。和大雷岗“三公墓”之焕公墓上的生卒年都不一样,据相关资料显示,我认为后者的可靠性大一些!两者的照片在本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关注的宗亲可以找来对比看看
引用 雷金龙 2011-9-18 01:50
丰城的雷姓都是从这来的,我在80年代初就查过。
引用 宁静のの致远 2011-9-2 11:18
西晋雷公讳焕,字孔章,怎么成了东晋时人,却又殁于西晋大安(303),,,,,,什么乱七八糟的编年史!!???
引用 宁静のの致远 2011-8-22 15:32
伟泽宗亲:我深知你甚为努力,选撰众多雷氏家谱文化史籍很辛苦。但我给你指点不足、供你参考:我们未参与&quot;全球雷氏宗亲网&quot;之前,已有雷 泽列宗亲的质疑文章面世。我们带着<中国西部雷氏通谱>与全球雷氏宗亲见面,就是报着接受捡验、面对垂询质问的态度、抛出拙文、以史实述说雷公天震一世的历史,不容置疑。你我均属万武公之子正十七郎长子天荣,七子天财派之后裔,述说历史必须准榷无误。不能搞似事而非。你去数一下炎帝九世是谁?不就是未继帝位的姜克吗!不管前朝后汉先祖如何续谱,他们有局限性、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光电信息条件。在天震公至雷依公连接上、我们雷氏与全国所有兄弟姓氏一样、有一个断代缺记时代,不论谁同意与否,史实事实摆在那儿。信不信均由各自主宰!焕祖是西晋中兴时人,据推算生于245__250年时、逝于316年前、接近活了69__71岁左右、他稍比司功张华小一些、他亲历西晋末期&quot;八王之乱&quot;(310司马伦杀张华);才有焕祖;&quot;欲知晋朝将败&quot;之说留传后世的预言。焕祖不可能活到334年、西晋灭亡于316年。东晋南定建业(南京市)是317年。我早己看到了焕公出生地雷坊村宗亲褂的焕诅遗像上标注的生卒年代,可以探讨吗!有不足之处、望谅解。一家人嘛!四川武胜雷德明(秀明)。 ...

查看全部评论(8)

联系站长|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4 17:22 , 处理时间:0.159494秒, 38次请求 , Gzip On.

Design by 雷氏伟业 @ Discuz! X3.5 --【中华雷氏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