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湖南七县雷氏通谱·赠叙一》句读与注释
说明:民国《湖南七县雷氏通谱》在族谱编纂先期准备、组织机构、编纂方法、资金筹措、财务公开与监督等方面都有极好的方法和经验,其体例完备、行文优美、考据精详,以为广大宗亲学习借鉴之用,“雷氏溯源学习交流群”会在中华雷氏网及公众号逐篇推出校点注释版,敬请期待,并欢迎广大宗亲前来交流并参与点校工作。如广大宗亲在编纂族谱中遇到文字工作、旧谱识别等难题亦可与我群交流,我们会非常乐意。 ·《赠叙一》原文影印件·
赠叙一 朱经农①号宝山湖南教育厅厅长 章实斋②曰:“比人斯有家,比家斯有国。家牒不修,则国之掌故何所资而为之徵信③?”余以谓族谱之用,固有裨于掌故,然其实际则在敦宗收族,即以此维系人心,培养国脉,合于“《易·同人》④ :‘君子以类族辨物。’⑤”之义焉。 湖南雷氏,巨族也,代有闻人,事详谱牒。近有孟强先生⑥为东安钧铭公后裔。余来湘掌教,屡接其言论、风采,雅重⑦之!一日,孟强先生言及雷氏有纂修通谱之举,身任总修,族中诸贤任编纂、校(jiào)雠(chóu)⑧之事,今岁将告竣,并出凡例示之,井井有条。余益佩其所以谋敦宗收族之道者甚备!于以扬先德、诏来兹,则又关系世教甚深。用心亦良苦矣! 《诗》曰:“有秩斯祜(hù)⑨。”言天之所秩而天祜之也。请以此为成书之庆,谅亦许余为知言乎。
注释: ①朱经农(1887~1951):生于浙江浦江。教育家、学者,著名的大学校长、诗人,教育行政部门的高级官员、出版家和爱国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回国,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25年参与创办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并任教务长。1928年后任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国公学代校长,齐鲁大学校长,湖南省教育厅厅长,中央大学教育长,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光华大学校长。1948年后留居美国。1950年后在美国哈德国福神学院任职。主要译著有《明日之学校》(杜威着),着有《近代教育思潮》、《教育大辞书》等。 ②章学诚(1738—1801),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杰出史学家和思想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有“浙东史学殿军”之誉。 ③掌故:旧制、旧例,后多指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史实或传说。比如:考究掌故,明于掌故,前朝掌故。徵信:考核证实,取信,凭信。 ④《易·同人》:易,《易经》之简称。同人,易卦名,“乾上离下”为天火同人卦。 ⑤君子以类族辨物:语出《周易·同人》卦辞:“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来知德曰:“类族者,于其族而类之;辨物者,于其物而辨之。如是刚同轨同轮,道德可一,风俗可同,亦如天与火不同而同矣。”
⑦雅重:《汉语大词典》,甚器重、甚敬重之意。《后汉书·张酺传》:“左中郎将何敞及言事者多讼酺公忠,帝亦雅重之。” ⑧校(jiào)雠(chóu):雠,《玉篇》,对也。校雠,《汉语大词典》,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⑨有秩斯祜(hù):原载《诗·商颂·烈祖》。秩(zhì),《说文解字》积也。高亨注,引王引之《经传释词》:“秩,大也。”祜,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恭宗名也。《经籍籑诂》:福也。有秩斯祜,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有秩即形容福之大貌。”
点校注释:雷氏溯源学习交流群 时间:2017年8月18日 |
|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4 06:00 , 处理时间:0.173651秒, 40次请求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