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四川渠县雷姓 文 / 渠县雷氏族谱资料汇编委员会 2016年9月8日 四川渠县雷氏,来源各异,始迁祖不一,史有定论,勿需多言。值全国统谱之际,渠县雷氏之源,说词种种,充斥网络,源于此因,趁片刻休闲之机,忠于史,录几笔,以正视听。 渠县土溪镇雷居坪《李雷氏族谱》(1841年)序:“……始祖讳君佑,元末因宦入川,遭乱梗,遂家于蜀北渠县云合里刘村塆,四世传至觉端公,因乱,故更姓雷……当是时……惟雷氏最枭雄,人莫敢犯,故四世祖暨若向若左若温,约共姓雷,以避残杀之害……”。由此可知,渠县五姓联宗合雷是生存避害所需。绝非是民间或网络传言曰:五姓争执该姓什么?而适逢天上打雷便姓雷。 五姓共约姓雷,按年龄分长幼后,各建向家、左家、李家、温家、周家祠堂(旧址今仍在),并在1764年建五姓联宗的雷氏总祠堂,总祠堂有一副对联,左联为“是其祖非其祖是非其祖共登此殿”;右联为“有祠孙无祠孙有无祠孙欢聚一堂”。此联有数种断句之法,足知其深奥。 雷居坪又有雷义公(此义公非东汉年间豫章郡与陈重交好之义公)、际泰公、曹氏改为雷姓,原居土著人陈氏改雷姓等。同期,渠县迁入雷庆云一脉。 这几支雷氏,皆因世远年湮,书阙有间而莫能考。 1650年,中轩公迁居现在的有庆云岭村雷家老桥一带,创业垂统,生子佐春公、乾春公、坤春公三人,后因繁衍甚众而分地聚居,且前后四次开派分支,各有字辈。 第二次湖广填川之际,渠县清溪场镇回龙雷家山、渠县拱市乡雷家坝和蓬安县新和乡雷家场雷姓,来自湖南永州东安县的智富公一脉,字辈略。 渠县卷硐乡冷水河一带雷姓,手抄本记载为来自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竹療村雷氏天锡公一脉,卷硐乡冷水河迁渠始祖曰宗圣,字官瑞,字辈略。 渠县屏西乡云龙村、龙尾村雷家湾,始迁祖为积刚公,字辈略。 渠县有庆镇龙头村(平滩桥马槽沟雷家湾),始迁祖为积达公,字辈略。 渠县射洪乡跳蹬村(元宝乡拆并以前,为元宝乡跳蹬村),始迁祖为克洪公,字辈略。 据《渠县志》(1991年10月第1版)记载:渠县雷氏有17756人,排全县第11位。 纵观渠县雷氏的发展轨迹,从小至大,由弱趋强,蓬勃发展,生机无限。先人们奋发有为,上报朝廷,下强族势,创出一个个动人神话,留下一串串美丽传说。后生们茁壮成长,砥砺奋进,以强劲之势,驰骋于五湖四海,纵横于大江南北。 而如今,族人中书香之家继续鞭策子弟攻读求仕,光宗耀祖;农耕之家仍旧训子耕种为业,习艺谋生;商贾之家赓续导子悉心经营,发财致富,在前进的道路上,锐意进取,彰显雷族! 目前,《渠县雷氏族谱资料汇编》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已有80余万字的第一稿,编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本求史、求实、求源的《渠县雷氏族谱资料汇编》呈现在真心关注渠县雷人的宗亲面前。 最后,不得不多说几句题外话。修谱,贵在求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渠县谱编委再次吁请全国谱主编、四川谱主编在《渠县雷氏族谱资料汇编》没有印刷公开发行之前,不要录入渠县雷氏相关资料,私下通过各种渠道收录的资料,烦请删除,此主张或电话或微信或当面,渠县族谱编委在2016年清明时节就告知四川谱主编雷其武;同时先后告知全国谱编辑雷海洋、部长雷德正、主编雷剑义等宗亲。 同时也请个别厚脸皮好自为之,手不要伸到渠县来,渠县不认可你,干嘛要向你提供资料并受你驱使? |
|手机版|关于雷氏宗亲网|中华雷氏网『leishi.org.cn』
( 蜀ICP备17004049号-13 )
© 2010-2015 雷氏伟业 建议使用IE8[点击下载]以上浏览器 GMT+8, 2025-4-5 00:51 , 处理时间:0.137155秒, 45次请求 , Gzip On.